[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0688.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奇;王小兵;薛武智;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6 | 分类号: | F16C3/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华金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航空 活塞 发动机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曲轴是小型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的关键运动部件,它的结构与尺寸对发动机的重量和尺寸大小影响巨大,对发动机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也有着关键作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不仅要求高的升功率,还要求有高的功重比,应用于曲轴就是在减轻重量和缩短长度的同时提高比强度、增强刚性和耐用度。特别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其正常工作转速一般是地面用活塞式发动机正常工作转速的3-5倍,长时间连续的高速运转,使得曲轴的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对曲轴的可靠性、稳定性、耐用度和强度、刚性等要求更高。同时,也要求曲轴结构尽可能简洁。因此,在通过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改善设计结构来解决。
授权公告号CN 203702827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缸汽油发动机的曲轴结构,该曲轴的前端主轴颈、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轴颈为连体结构,后端主轴颈、第六曲柄和第四连杆轴颈为连体式结构,第二连杆轴颈和第三曲柄为连体式结构,第四曲柄和第三连杆轴颈为连体式结构;各部分连接为孔、轴对接方式,该曲轴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但是,该因该结构方式所能承受的加速度过载有限,从而限制飞机起飞和降落方式,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而且曲柄虽然设有减重孔和减重槽,然曲柄本身依然厚重复杂;同时,曲柄需要嵌入配重块进行平衡,工艺繁杂且高速运转时有不安全因素;花键外连接方式,对中性不好,影响同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鉴于现有技术上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曲轴,其目的在于为四缸对置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强度高,刚性好,支承充分,可承受较大加速度过载,重量轻且工艺性好的曲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曲轴,包括左段曲拐单元1、右段曲拐单元3和对接套2;所述两个曲拐单元结构相同并相互对接,通过对接套2套住对接处轴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曲拐单元包括n个曲柄和n-1个曲拐,n为自然数且n≥2;曲柄均为长条状,n个曲柄间隔平行排列,通过n-1个相互平行的连杆轴径固连,且连杆轴径轴线与曲柄相互垂直;曲轴结构从左端向右远依次为后端螺纹轴4、后锥轴5、后端主轴6、第一曲柄7、第一连杆轴颈8、第二曲柄9、第二连杆轴颈10、第三曲柄11、中部主轴颈12、第四曲柄13、第三连杆轴颈14、第五曲柄15、第四连杆轴颈16、第六曲柄17、前端主轴18、前锥轴19、前端螺纹轴20。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对接套2外径上设有向心球轴承,作为曲轴中部主轴支承。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二、三、四、五、六曲柄结构相同,尺寸相同,均为矩形结构两端普通圆弧状形式,重量轻,无需平衡配重,工艺性好,成本低。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后锥轴5、前锥轴20锥面上还设有平键,便于定位和稳定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左段曲拐单元1、右段曲拐单元3结构形式相同,尺寸相近,便于生产组织,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结构紧凑简单,提高了曲轴的刚度和强度,使曲轴能够承受足够的起飞、降落瞬间10g以内的加速度冲击,也使得曲轴中部主支承可安装球轴承而解决发动机连续高速运转需求,有效的提升了产品可靠性。同时,减轻了曲轴的重量,并且使曲轴的尺寸得到控制,使得发动机机的整体体积变小,还提高了内燃机的功重比。该曲轴工艺性良好,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曲轴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曲轴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左段曲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右段曲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5、6标注,1—左段曲拐单元、2—对接套、3—右段曲拐单元;4—后端螺纹轴、5—后锥轴、6—后端主轴、7—第一曲柄、8—第一连杆轴颈、9—第二曲柄、10—第二连杆轴颈、11—第三曲柄、12—中部主轴颈、13—第四曲柄、14—第三连杆轴颈、15—第五曲柄、16—第四连杆轴颈、17—第六曲柄、18—前端主轴、19—前锥轴、20—前端螺纹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参照附图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0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防漏混合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高能效大匹数套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