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80012.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吕若飞;谭康;叶乃刚;汪青云;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若飞;谭康;叶乃刚;汪青云;吕勇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建筑 真空 玻璃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包括第一支管,第一支管为倒置的L型结构,第一支管的竖直管为螺纹型丝轴管,第一支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管,第二支管呈L型结构,第二支管的竖直杆上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底座,支撑杆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的水平管中套接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支管,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通过真空玻璃支架的伸缩调节,可实现一个支架支撑不同尺寸的真空玻璃,减少真空玻璃安装时,真空玻璃支架的携带量,减少成本,且减少劳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
背景技术
现代化环保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冲入干燥空气、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或抽成真空的真空玻璃,真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真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环保建筑真空玻璃在施工安装时,施工人员开箱时利用墙体、柱子、箱子等来支撑倾斜的玻璃,但是该类做法不能有效固定玻璃板块,常常出现玻璃滑倒摔坏的事故。
目前已知的环保建筑真空玻璃的支架一般为固定尺寸的支撑框架,在实际使用时,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真空玻璃的放置,因此在施工时需要携带较多的真空玻璃支架,造成使用成本增加,且为施工增加工作量,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建筑真空玻璃支架,包括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为倒置的L型结构,所述第一支管的竖直管为螺纹型丝轴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支管的竖直杆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滑槽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水平管中套接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水平管套接在第二支管的水平管中,所述第一支管贯穿固定块设置在第二支管的竖直管中,所述第二支管与第四支管的下方连接有伸缩转轴,所述第二支管通过伸缩转轴连接有第一底板框,所述第四支管通过伸缩转轴连接有第三底板框,所述第一底板框套接在第三底板框的外部,所述第一底板框远离伸缩转轴的一侧套接有第二底板框,所述第三底板框远离伸缩转轴的一侧套接有第四底板框,所述第二底板框套接在第四底板框的外侧,所述第二支管的竖直管上设置有调节螺母与固定螺母,所述第一支管的水平管上方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第一底板框、第二底板框、第三底板框、第四底板框的上板面上均等距离开设有弹性卡槽,所述弹性卡槽中通过弹簧连接有弹性垫板,所述弹性垫板的上表面与弹性卡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软体橡胶。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管的尺寸比第一支管的尺寸略大,第二支管的尺寸比第四支管的尺寸略大,第一支管的尺寸比第三支管的尺寸略大,第四支管比第三支管的尺寸略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框的尺寸比第二底板框的尺寸略大,第一底板框的尺寸比第三底板框的尺寸略大,第二底板框的尺寸比第四底板框的尺寸略大,第三底板框的尺寸比第四底板框的尺寸略大。
优选的,所述第四支管的竖直管上连接有与第二支管相同结构的固定块、固定轴、支撑杆与固定底座,且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焊接有连接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销调节真空玻璃直接的框伸缩,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通过真空玻璃支架的伸缩调节,可实现一个支架支撑不同尺寸的真空玻璃,减少真空玻璃安装时,真空玻璃支架的携带量,减少成本,且减少劳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若飞;谭康;叶乃刚;汪青云;吕勇,未经吕若飞;谭康;叶乃刚;汪青云;吕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80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焊电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维修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