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组件的引水结构及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9132.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光;潘龙腾;彭吉森;陈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22;F24F1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组件 引水 结构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组件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的引水结构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显示组件是如除湿机等电子产品的常用构件,由于除湿机的显示组件与面板体装配时会存在间隙,假若用户不小心将液态水或者其它液体倒在面板体上,又或者,假若用户需要对该除湿机进行淋溅实验,液态水或者其它液体容易通过显示组件与面板体间的间隙进入至显示组件的显示器盒内,而同时,由于显示主板为设于显示器盒内,故此,液态水或者其它液体容易与显示主板接触而导致显示主板失效,这样,无疑大大降低除湿机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也同时,为除湿机生产厂家带来售后投诉的隐患。
可见,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电子产品中缺少用以防止液态水或者其它液体与显示组件接触的防护结构,致使显示组件的显示主板容易因与液态水或者其它液体接触而导致失效,从而大大降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组件的引水结构及除湿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显示组件的引水结构,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器盒,显示组件安装在一面板体内,显示器盒上设有凸出部,且凸出部露出面板体的外表面。引水结构包括:凹陷设于面板体外表面上的第一引水槽,第一引水槽环绕凸出部的外周设置,且第一引水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引水开口。
优选的,引水结构还包括:凹陷设于显示器盒上的第二引水槽,第二引水槽环绕凸出部的外周设置,且第二引水槽的至少一侧设有第二引水开口。
优选的,引水结构还包括:凹陷设于显示器盒上的第二引水副槽,第二引水副槽沿显示器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二引水副槽的一端连通至第二引水槽。
优选的,显示组件还包括:设于显示器盒内的显示主板、安装在显示主板上且位于凸出部内的显示模块、覆盖在凸出部顶面上的魔术镜、压制魔术镜顶面边缘的装饰圈,装饰圈固定在第一引水槽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魔术镜的底面边缘设有搭边凸部,凸出部的顶面边缘设有与搭边凸部搭接配合的搭边凹部,魔术镜通过搭边凸部与搭边凹部搭接配合而与显示器盒密封连接。
优选的,装饰圈上设有卡扣部,第一引水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扣部配合的卡槽,装饰圈通过卡扣部与卡槽卡扣配合固定在第一引水槽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第一引水槽相对于显示模块的竖直中心线由上而下倾斜设置,第一引水开口位于第一引水槽上的最低位置。
优选的,第一引水槽的外侧壁为与面板体的外表面相接的引流斜面。
优选的,显示模块为双8显示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上述显示组件的引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在面板体上设置第一引水槽,可将面板体上的液体有效排除,将大部分面板体上的水引走,保护显示组件内显示主板的安全,避免其因与液体接触而出现失效的问题;
2、显示器盒上设置有第二引水槽,将面板体表面流到显示器盒上的液体引走,排至接水箱、接水槽或者其它接水容器,从而防止液体进入显示器盒内与显示主板接触,避免其因与液体接触而出现失效的问题。
3、显示模块的顶面覆盖有魔术镜,魔术镜与显示器盒密封搭接,有利于保证显示组件设置于面板体上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和灰尘进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组件与面板体的第一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组件与面板体的第二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主板与显示器盒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引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引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引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9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机用回转式湿幕加湿机构
- 下一篇:吊顶式隧道自动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