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7061.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0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信达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7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联网 智慧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015年3月15日两会,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表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及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必然选择。相比传统电网,能源互联网对系统除了传统的设备层外,也对通讯层和数据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奠定能源互联网智能基础。能源互联网的另一大特点是通过遍布其网内的传感器、监视器与控制器,将系统内数以亿计的能源制造端、能源传输端与能源消费端连接起来,带来海量信息数据。海量数据为能源互联网提供充足的分析样本,为深入了解能源分布情况与合理制定能源分配策略奠定信息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其中,包括终端监控设备、智慧能源集中器、通讯网络系统以及监控指挥中心系统,该通讯网络系统由第一通讯网络、第二通讯网络和第三通讯网络构成,该第一通讯网络设置在部分终端监控设备与监控指挥中心系统之间,该第二通讯网络设置在其它终端监控设备与智慧能源集中器之间,该第三通讯网络设置在智慧能源集中器与监控指挥中心系统之间;该监控指挥中心系统由通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MIS服务器、监控主机、浏览PC、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和显示系统组成。
进一步,该终端监控设备包括智能电表、智能水表、计量插座、空调控制器以及智能照明灯具。
进一步,该第一通讯网络选用GPRS网络和4G网络,该第二通讯网络采用485通讯方式,该第三通讯网络采用微功率无线网络和电力载波网络。
进一步,所述终端监控设备上行规约统一按Q/GDW376.1国家电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其通过配置终端监控设备,由终端监控设备对每个能量消耗器进行能量消耗监控,再将监控得到的监控数据以及当前终端监控设备编码一并通过通讯网络系统,要么直接发送至监控指挥中心系统,要么通过智慧能源集中器集成之后再发送到监控指挥中心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监控设备的集中程度以及重要性程度,选择是与智慧能源集中器通讯,还是直接与监控指挥中心系统通讯相连,如此让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较佳,满足了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
二.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终端设备上行规约统一按Q/GDW376.1国家电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如此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进行开发,通过此协议可满足下游产业链计量设备的接入,同时可与国家电网数据形成互联互通,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技术标准不规范,中间件接口协调、转换工作以及标准统一工作极其繁重的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平台式管理,采用标准化数据表达技术统一来自软件通讯网关中不同协议的物联数据,将终端设备或子系统汇总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通过各类无线通信协议转换、行业数据的获取和集成、统一数据交换总线,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的共性数据服务,并向上层应用开发商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终端监控设备-1;智慧能源集中器-2;通讯网络系统-3;
第一通讯网络-31;第二通讯网络-32;第三通讯网络-33;
监控指挥中心系统-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能源物联网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包括终端监控设备1、智慧能源集中器2、通讯网络系统3以及监控指挥中心系统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信达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信达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7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矿山安全的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防丢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