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支付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6501.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呼伦贝尔市瑞通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20;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021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支付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付终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支付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已经被普遍推广,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但现有支付方式较单一,基本都是借助于二维码来实现,并且,需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支付,若没有移动网络,则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采用NFC技术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支付,也渐渐成为一种支付潮流,且采用NFC技术能够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支付终端,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支付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支付终端,包括:壳体、锂电池、微处理器、显示屏、摄像头、二维码识别器、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NFC芯片;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锂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所述二维码识别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NFC芯片;
所述锂电池、所述微处理器、所述二维码识别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NFC芯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光线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
所述距离传感器靠近所述摄像头设置;
所述智能支付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太阳能板和充放电电路;
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外;
所述太阳能板通过所述充放电电路与所述锂电池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指纹采集器和指纹识别装置;
所述指纹采集器、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和所述微处理器依次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指示灯;
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二维码生成器;
所述二维码生成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语音模块;
所述语音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采用触摸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和/或Zigbee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支付终端,包括:壳体、锂电池、微处理器、显示屏、摄像头、二维码识别器、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NFC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锂电池、所述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所述二维码识别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NFC芯片;所述锂电池、所述微处理器、所述二维码识别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NFC芯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屏、所述摄像头、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光线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距离传感器靠近所述摄像头设置;所述智能支付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支付终端,不仅能够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而且能够采用NFC技术进行支付。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支付需求。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通过距离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二维码与摄像头的距离,进而能够调节摄像头的焦距,提高扫描效率。通过使用NFC技术进行支付,能够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支付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呼伦贝尔市瑞通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呼伦贝尔市瑞通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溯源信息跟踪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U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