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输下的手机APP与智能密码锁录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6141.4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龙;黄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黑将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手机 app 智能 密码锁 录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密码锁,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无线传输下的手机APP与智能密码锁录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财产安全日益受到重要,亟需加强门锁防盗,传统的家居锁具,都采用简单机械方式,显然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在智能家居日益发展、电子科技信息化快速崛起的今天,智能设备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因此,智能密码锁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智能密码锁包括有壳体、锁芯、插孔、传杆组件、电动组件、智能控制装置、传感器、密码输入装置等,目前智能密码锁的密码设定需要通过设置于智能密码锁上的密码输入装置和传感器来分别输入设定数字(英文、符号)密码和指纹密码,这样就带来几个问题:一是输入不便,智能密码锁上的密码输入装置和传感器存在输入界面过小、输入感应不灵敏等情况,带来输入麻烦,或者多次输入皆无法感应导致无法录入等问题,二是安全隐蔽性能不高,智能密码锁的密码设定需要在智能密码锁安装于门上后,再行进行设定,容易被有心之人窥视到设定密码。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下的手机APP与智能密码锁录入系统,其可在手机APP上设置密码并同步到智能密码锁中,简单、方便、智能。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下的手机APP与智能密码锁录入系统,包括有智能密码锁和手机APP,所述的智能密码锁内包含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协议与手机APP连接,所述的手机APP可通过手机端写入数字、文字、符号和指纹的一种或多种密令数据至手机APP中,同时将上述数据同步至智能控制装置中。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有存储模块、对比模块、密令输入模块、处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的存储模块存储手机APP同步过来的密令数据;所述的密令输入模块与设置在智能密码锁上的密码输入装置、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密码输入装置端输入的密令数据;所述的对比模块用于比对存储模块的密令数据与密码输入装置端输入的密令数据是否一致;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智能密码锁上的电动组件连接并控制电动组件开启锁体;所述的处理模块在得到密令输入模块传入的密令数据后,调取存储模块中的密令数据,通过对比模块对比存储的密令数据与输入的密令数据,若一致则控制控制模块开启锁体。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手机APP包括有密令写入模块、密令存储模块、密令修改模块和密令同步传输模块,所述的密令同步传输模块与智能控制装置中的存储模块连接。
在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为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手机APP和智能密码锁无线连接,通过在手机APP上设置并存储密令,并且将该密令数据同步至智能密码上,完成智能密码锁的密令设置,解决了以往智能密码锁的密码设置只能在智能密码锁上操作的难题,使得智能密码锁的使用更为简单化、智能化,大大方便了智能密码锁的推广和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示意图一;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示意图二;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下的手机APP与智能密码锁录入系统,包括有智能密码锁和手机APP,所述的智能密码锁内包含有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协议与手机APP连接,所述的手机APP可通过手机端写入数字、文字、符号和指纹的一种或多种密令数据至手机APP中,同时将上述数据同步至智能控制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黑将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黑将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