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75575.2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翁华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任毅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铝接头 立柱 弹簧插销 木材 凸头 铝木复合幕墙 连接结构 木材立柱 卡接 卡扣 本实用新型 室内 安装操作 建筑幕墙 配合连接 整个结构 重力荷载 凸出 风荷载 竖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包括位于室内侧的木材立柱和外侧的第一铝接头,横梁包括位于室内侧的木材横梁和外侧的第二铝接头,木材立柱的两端面上安装有卡扣,木材横梁的两端面上安装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弹簧插销,第二铝接头比木材横梁长,两端设有凸出木材横梁端面的凸头,第一铝接头上设有与凸头相卡接的缺口。横梁与立柱通过横梁上的弹簧插销与立柱上的卡扣相配合连接,弹簧插销承受水平方向的风荷载,同时第二铝接头上的凸头卡接在第一铝接头上的缺口,以承受竖直方向的重力荷载并防止横梁绕弹簧插销为轴心旋转,整个结构牢固可靠,且安装操作简单,此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幕墙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已经有着非常成熟的技术基础,尤其是以铝合金或钢为主龙骨的玻璃幕墙。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对建筑的美观,性能要求也在提高,家居安装、高档别墅、会所、高级商业区以及一些公共建筑,对外装以及内饰都在寻求一些更加自然美观的产品。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传统幕墙的装饰使用,并对铝木复合幕墙的需求越来越高。铝木复合幕墙室内侧为木型材,室外侧为铝型材,与传统幕墙相比,其外饰面不失现代幕墙的现代感,内饰面使用优质木材,无需二次装修,彰显天然材料本身的质感,贴近自然,高贵典雅。
铝木复合幕墙与传统幕墙的受力特点,最大区别在于龙骨采用天然木材,作为主受力结构。木材的工艺特点,与铝合金或钢材完全不一样。幕墙立柱与横梁的连接技术,可以说是木幕墙结构的关键技术。目前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一般为:在立柱与横梁内,开设槽口,将预制的T型码件和挂码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立柱与横梁的槽口内,通过T型码件和挂码的连接,将立柱与横梁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室内侧开设小孔,将全螺纹螺杆,插入横梁位置,加强T型码件和挂码之间的连接作用。这种连接结构,需在木结构上设置较多的预制件槽口和安装螺杆的工艺孔,室内侧可见,需要后期木工艺,将孔用圆木棒封堵,工艺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工艺简单的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木复合幕墙立柱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包括位于室内侧的木材立柱和安装于木材立柱外侧的第一铝接头,横梁包括位于室内侧的木材横梁和安装于木材横梁外侧的第二铝接头,木材立柱的两端面上安装有卡扣,木材横梁的两端面上安装有弹簧插销,卡扣与弹簧插销相配合以连接立柱和横梁,第二铝接头比木材横梁长,两端设有凸出木材横梁端面的凸头,第一铝接头上设有与凸头相卡接的缺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弹簧插销包括插芯和安装插芯的套筒。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套筒内设有大孔和小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插芯包括插芯头部和穿过小孔的插芯体,插芯头部和小孔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插芯头部包括从上到下锥角逐渐减小的锥形段、过渡段和圆柱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卡扣3为空心圆柱。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木材立柱的两端面上设有安装卡扣的卡扣安装孔,木材横梁的两端面上设有安装弹簧插销的插销安装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铝接头通过木螺钉与木材立柱连接,第二铝接头通过木螺钉与木材横梁连接,凸头通过木螺钉固定在缺口上以固定第二铝接头于木材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