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缸缸筒体去焊接应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3904.X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明;姚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0 | 分类号: | C21D1/30;C21D1/42;C21D9/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姜玲燕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缸缸筒体去 焊接 应力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缸缸筒体去焊接应力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感应加热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的油缸缸筒体夹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感应加热机构的感应线圈插入缸筒内部,这样同缸径缸筒可以共用一个线圈,提高了生产柔性和加热线圈的通用性,而且局部加热的方式耗能低,能源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退火周期不超过2小时,可以有效消除焊接应力,大大缩短了去焊接应力的时间,不仅能够保证质量,缩短产品交期,而且非常适合单件,小批量零散的缸筒体去应力处理,非常适合柔性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应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缸缸筒体去焊接应力设备。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主要由缸盖、活塞、缸底、活塞杆和缸筒体等组成。其中,缸筒体是由缸筒、接头、固定板、挂链板等零件焊接而成的。由于焊接后在焊缝区域存在焊接应力,因此会造成缸筒焊后变形和残余应力的存在。
缸筒体若不进行去应力处理,后序珩磨工序即使将缸筒的内腔磨圆,再转入机加工工序加工,由于焊接应力的存在,车台阶、螺纹等机加工工序后应力释放,造成成品缸筒体变形,产品质量不合格。
去除焊接应力的常用方法有自然时效,振动时效,超声波去应力和退火去应力。其中,退火去应力是目前去除缸筒体焊接后的焊接应力常用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退火炉退火消除应力的传统工艺,具体过程是将缸筒体装入退火炉,经过2小时将缸筒体整体缓慢加热到540℃,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温2小时,然后进行4小时以上的随炉冷却。这种传统工艺虽然比较成熟,消除应力较彻底,质量稳定,但也有其不足之处:
1.对于油缸缸筒体生产相对周期长,退火炉进行一次退火加热工序需要10小时以上,对成品油缸订单交期影响较大。
2.适用于大批量集中处理,不能满足小批量,单件散件,多品种形式零散生产,影响成本和交期。
3.能耗较大,变形部位大部分为焊接部位,退火时进行了缸筒体整体加热,有多余能耗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焊接应力,且周期短,耗能低的油缸缸筒体去焊接应力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油缸缸筒体去焊接应力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和感应加热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的油缸缸筒体夹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上端与所述油缸缸筒体夹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导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滚轮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感应加热机构的感应线圈插入缸筒内部,这样同缸径缸筒可以共用一个线圈,提高了生产柔性和加热线圈的通用性,而且局部加热的方式耗能低,能源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退火周期不超过2小时,可以有效消除焊接应力,大大缩短了去焊接应力的时间,不仅能够保证质量,缩短产品交期,而且非常适合单件,小批量零散的缸筒体去应力处理,非常适合柔性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1底座、12伸缩杆、13油缸缸筒体夹具、导轨14、滚轮15、2感应加热机、21感应线圈、3油缸缸筒体、31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3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电力电容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化铝废膜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