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3718.6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临大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高效 沉淀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处理的普通活性污泥、氧化沟SBR、A/O、A2/O、BAF等各种工艺几乎都是采用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而且大约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因而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由于工艺技术落后造成建设工程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建成投人运行后能耗高、剩余污泥产量大等问题。部分污水处理厂由于技术改造和扩建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多年来超负荷、超排放标准运行的现象分严重。如何解决这个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因为引进的新技术一般投资都比较高,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改造和新建污水处理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污水处理中,斜板沉淀池是很常见的一个处理室,但是斜板沉淀池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办法观测到里面的污水流速以及最终过滤的尘土信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以及电控箱,所述主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体的右侧连接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右侧设置有预处理室,所述预处理室的右侧设置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的右侧设置有溢流室,所述溢流室的右侧设置有沉淀室,所述预处理室、反应室、溢流室以及沉淀室通过隔离板分割,在溢流室以及沉淀室之间的隔离板底部设置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沉淀室内设置有斜板,所述沉淀室的底部设置有集灰斗,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主体的右侧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储存器、无线信息传输单元以及DC-DC电源模块,所述流速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通过信号与单片机数据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无线信息传输单元与显示终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室的顶部设置有清水室,所述清水室的右侧连接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DC-DC电源模块与单片机、储存器以及无线信息传输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一种51单片机,所述无线信息传输单元为一种ZigBee信息传输芯片,所述显示终端为一种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重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还与流速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无线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信息传输单元的输出端与显示终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有效的处理污水,同时可以检测污水进入沉淀室时的流速信息,同时可以检测沉淀室最终沉淀的淤泥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判断或调整污水的处理速度,从而使本装置达到最有效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印制电路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信息传输原理框图;
图中: 1-主体、2-电控箱、3-显示终端、11-进水口、12-出水口、13-预处理室、14-反应室、15-溢流室、16-沉淀室、17-集灰斗、18-斜板、19-清水室、21-印制电路板、22-单片机、23-储存器、24-无线信息传输单元、25-DC-DC电源模块、26-重量传感器、27-流速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临大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沂临大中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3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