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出筋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用内衬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845.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王雅明;徐雷;朱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6 | 分类号: | B28B7/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预制构件 成型 模具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出筋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用内衬膜,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膜体(8),所述膜体(8)上设有多条与膜体(8)底侧边贯通的槽(10)和/或缝(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衬膜将模板与混凝土隔离开,通过内衬膜上的槽、缝的设计、软质材料的设计,在不影响组合式模具功能实现的同时,实现穿筋处的密封,防止漏浆,并防止模板与混凝土粘结,易于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漏浆的内衬膜,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出筋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用内衬膜,属于混凝土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墙、梁、板、柱等装配式建筑部件。由于预制构件需要与其他构件连接形成强度,所以预制构件的外表面常常预留凸出的钢筋。这些预留的钢筋由于凸出的在预制构件的外表面,所以称为出筋。当预制件的两根出筋的末端又由钢筋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时,这时的出筋称为箍筋。
标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是长方体结构,为六面体。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的可以设一面出筋、两面出筋、直至六面出筋。除了出筋可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外,在预制件的表面设粗糙面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混凝土表面出筋时,混凝土的模板就需要预留有供钢筋穿入的穿筋孔,而现有技术及实际生产中,这些穿筋孔的设计基本为通孔,会导致漏浆。为了防止注浆时模板松动,需要使模板连接得非常牢固。然而,混凝土固化后会与模板粘结,且混凝土固化后体积发生膨胀,这都会导致脱模困难,需要大力冲击模板才能脱模。这样工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且容易使模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出筋混凝土的模板容易漏浆,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由于混凝土的固化粘结使得脱模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出筋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用内衬膜,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膜体,所述膜体上设有多条与膜体底侧边贯通的槽和/或缝。
本实用新型的内衬膜主要适用于申请人同日申请的专利中的用于出筋预制构件成型的组合式模具,使用时,将该内衬膜贴合到组合式模具中第一模板内侧即可,使得槽和/或缝与第一模板上的槽一一对应,重合或部分重合,留出可供钢筋活动的槽和/或缝隙,以方便成型时,装入横向钢筋后,顺利地将第一模板插入第二模板内侧。优选地,槽的宽度比钢筋外径稍小,以与钢筋过盈配合,减少漏浆。
膜体上设置缝时,在第二模板上装入横向钢筋后,由于膜体由软质材料制成,缝可供横向钢筋活动,这样顺利地将第一模板插入第二模板内侧,组合式模具安装到位后,横向钢筋占据第一穿筋孔和第二穿筋孔处的空位,同时,缝合拢,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另外,混凝土只与内衬膜接触,混凝土不会渗入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大大降低后期脱模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槽与膜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以适应现有出筋预制构件中横向钢筋的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缝与膜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以适应现有出筋预制构件中横向钢筋的配置。
进一步地,膜体上,缝所在的位置处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穿筋孔和第二穿筋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筋孔和第二穿筋孔的周边分别开设有多条短缝。
进一步地,所述膜体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膜体由聚乙烯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膜体的一个表面具有粗糙面。
进一步地,所述膜体的一个表面具有数个凸起和/或凹陷。所述凸起优选为立体三角形,所述凹陷优选为内空的倒立体三角形。
这样成型时,在预制构件侧部形成粗糙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