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吸排气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8200.3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司乔瑞;陆荣;袁建平;唐亚静;袁寿其;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 代理人: | 蔡栋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腔 真空叶轮 自吸 叶轮 气体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后泵盖 离心泵 排气口 月牙状 泵轴 悬架 排气 水环真空泵 吸气和排气 工作介质 排出气体 橡皮球阀 易爆流体 原理实现 平衡孔 吸气口 泵体 底阀 后口 可用 前口 轴承 加工 简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排气离心泵,包括:泵体、叶轮、后泵盖、泵轴、真空叶轮、排气腔、橡皮球阀、气体检测装置、悬架、轴承、前口环、后口环和底阀。叶轮上加工有平衡孔,后泵盖上加工有一个月牙状的吸气口,排气腔内装有真空叶轮,排气腔后方开设有一个月牙状排气口,真空叶轮与泵轴连接,气体检测装置安装于悬架上,与排气腔的排气口连接。排气腔内装有适量的水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水环真空泵原理实现吸气和排气过程,达到自吸入和排出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操作简易等特点,且可用于抽除输送易燃、易爆流体中的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离心泵,适用于流体输送领域,特指带自吸和排气功能的离心泵结构。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叶片泵。在农田以及泵经常启动的场合,常要求泵具有自吸功能。常用的自吸泵属于离心泵,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该做法虽然操作方便并具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但气液混合体进入叶轮流道以后,使泵的运行极不平稳,不易用于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在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或化工流程领域输送易挥发流体时,流体中常有气泡溢出,需及时排出,工程上常在易聚集气体处进行抽气以进行解决。该做法操作不便,且气不易排除干净。因此,现有泵类自吸排气技术仍不能满足大量工程实际的需要。
经检索,本实用新型拟提出的一种自吸排气泵结构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吸排气离心泵,以解决离心泵启动阶段的自吸或运行过程中管道内含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吸排气离心泵,包括:泵体(1)、叶轮(2)、后泵盖(4)、机械密封(6)、泵轴(7)、真空叶轮(8)、排气腔(9)、橡皮球阀(11)、气体检测装置(12)、悬架(13)、轴承(14)、前口环(15)、后口环(16)、底阀(17);其特征在于:叶轮(2)位于泵体(1)内部与泵轴(7)的一端连接,叶轮(2)上带有平衡孔(3);排气腔(9)位于离心泵叶轮(2)后方,与后泵盖(4)连接;排气腔(9)上开设有一个排气口(10),橡皮球阀(11)安装在排气口(10)上;排气腔(9)内装有真空叶轮(8),真空叶轮(8)与泵轴(7)连接;机械密封(6)位于叶轮(2)与真空叶轮(8)中间且套在泵轴(7)上;后泵盖(4)位于排气腔(9)后方,与泵体(1)连接,后泵盖(4)上加工有一个吸气口(5),悬架(13)与后泵盖(4)连接,悬架(13)内装有轴承(14),悬架(13)上方安装有气体检测装置(12),气体检测装置(12)与排气腔(9)的排气口(10)相连;前口环(15)位于泵体(1)与叶轮(2)之间,卡在泵体内部;后口环(16)位于后泵盖(4)与叶轮(2)之间,卡在后泵盖(4)内部;底阀(17)位于泵体下方。
所述平衡孔(3)为圆形通孔,均布于叶轮上。
所述排气腔(9)腔体的中心线高于泵轴(7)中心线。
所述叶轮(2)和真空叶轮(8)与泵轴(7)均通过平键连接,两所述平键关于泵轴(7)的轴心线线呈180°对称分布,真空叶轮(8)的叶片优选为前弯离心式圆柱叶片。
所述吸气口(5)与排气口(10)均为月牙状且关于泵轴中心线成180°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多个叶轮串联的方式,也就是多级泵的形式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8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卡死的液态金属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同心进水式双螺旋蜗壳自吸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