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降试验及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7251.4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瀚;代淑娟;李晓安;胡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试验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领域,涉及一种沉降试验及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选矿生产中经常用到矿浆浓缩或固液分离工艺,沉降是矿浆浓缩或固液分离工艺的最常用手段,沉降效果受控于矿石中矿物组成、颗粒密度、粒度分布、颗粒形状、浓度、介质性质及温度等多种因素,加之生产过程复杂,物料性质、介质性质及环境因素均不断变化,无法通过理论计算来获得物料的沉降速度。一般通过沉降试验来研究物料沉降性能,为通过沉降方式实现浓缩或固液分离的工艺设计与应用提供依据。通常沉降试验采用量简进行,对特定性质的物料通过不同时间上清层的高度来判断物料的沉降性能。操作虽简单,但主观性强,且无法获得上清层与沉降层的相关性质,更无法获得不同高度的相关性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沉降试验及分析装置,能够获得特定物料不同沉降时间时,不同沉降高度的上清液或悬浮体性质,与传统试验方式相比,所获信息量显著增加,指导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沉降试验及分析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中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设有搅拌桶,支架顶部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搅拌器伸入搅拌桶内,搅拌桶底部设有排浆口,支架底面上设有沉降管支架,沉降管支架下部固定漏斗托架及漏斗,沉降管支架上部穿套沉降管,沉降管上下分别由上锁紧装置和下锁紧环定位,沉降管包括若干个相互叠加的沉降分管和沉降底管,沉降分管内腔为贯通的圆筒,沉降分管上平面的外壁上设有位于内腔轴线左侧的上定位挡块,沉降分管下平面的外壁上设有位于内腔轴线右侧的下定位挡块,下定位挡块底面超出沉降分管下平面,沉降底管的内腔尺寸与沉降分管内腔尺寸一致,底面封堵,沉降底管的上平面的外壁上设有位于内腔轴线左侧的上定位挡块,沉降分管之间及沉降分管与沉降底管之间由上定位挡块和下定位挡块相互顶靠限位,每个沉降分管下沿均设有蝶形盖板。
所述的搅拌桶内设有锥形导流板。
所述的排浆口上设有排浆阀。
所述的沉降管由上至下各沉降分管及沉降底管的高度依次减小。
所述的上锁紧装置包括上锁紧环及弹性垫片,上锁紧环上设有用于压接弹性垫片的偏心压紧手柄。
所述的沉降底管底面上设有排料口。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沉降试验分析时,根据试验需要选择沉降分管个数及不同高度的沉降分管进行组合。通过控制沉降时间,可以截取不同沉降高度的悬浮液,进行分析不同沉降高度区间内的物料或介质性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沉降分管主视图。
图4为沉降分管侧视图。
图5为沉降分管俯视图。
图6为沉降底管主视图。
图7为沉降底管侧视图。
图8为沉降底管俯视图。
图中:支架1、支撑板2、沉降分管3、蝶形盖板4、导流板5、沉降底管6、排料口7、上锁紧环8、偏心压紧手柄9、弹性垫片10、下锁紧环11、漏斗托架12、漏斗13、沉降管支架14、搅拌电机15、排浆口16、搅拌桶17、搅拌器18、排浆阀19、下定位挡块20、上定位挡块21、沉降管串联孔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一种沉降试验及分析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中间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部设有搅拌桶17,支架1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5,搅拌电机15的搅拌器18伸入搅拌桶17内,搅拌桶17内设有锥形导流板5,搅拌桶17底部设有排浆口16,排浆口16上设有排浆阀19。
支架1底面上设有沉降管支架14,沉降管支架14下部固定漏斗托架12及漏斗13,沉降管支架14上部设有沉降管,沉降管包括若干个相互叠加的沉降分管3和沉降底管6,沉降分管3和沉降底管6上设有沉降管串联孔22,沉降分管3和沉降底管6组装后通过沉降管串联孔22穿套在沉降管支架14上。根据试验要求或目的选择沉降分管3的个数达到所需沉降高度。沉降管由上至下各沉降分管3及沉降底管6的高度依次减小。沉降管下部由下锁紧环11定位。沉降管上部由上锁紧装置定位,沉降管组装好后在沉降管支架14上穿套弹性垫片10及上锁紧环8,上锁紧环8上设有偏心压紧手柄9压接弹性垫片使各管受压紧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7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