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齿矫正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6876.0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谌;钱玉芬;余佳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何静生;杨楷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装置 牙齿矫正 本实用新型 托盘 振动装置 壳体 牙托 口腔医疗 牙齿区域 正畸治疗 组件包括 地连接 可拆卸 目标牙 体内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用于产生振动;牙齿矫正辅助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上的牙托组件,牙托组件包括若干个托盘且每个托盘各自负责一部分的牙齿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快正畸治疗过程中目标牙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牙齿矫正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可能会导致各种类型的错(牙合)畸形。
正畸治疗主要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最终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主要依靠在口腔内部或外部戴用矫治器,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矫治错(牙合)畸形。正畸牙移动的原理在于: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周韧带受压,其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化并穿入牙周韧带(牙周膜),进而发生牙槽骨改建,使得受压侧牙槽骨吸收,牵张侧牙槽骨新生,进而使得牙齿移动。
而正畸牙移动的速率受限于骨改建速度,所以正畸治疗的疗程一般较长,通常需要2年左右。显然,正畸治疗并不是一个十分舒适的过程,外观、进食、清洁、加力后牙齿不适等方面的负面影响都会促使患者希望尽可能地缩短整个疗程。
因此,为了加快正畸装置的矫正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人们实用新型了用于牙齿矫正的辅助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610162257.6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牙齿矫正器,本质上正是一种牙齿矫正的辅助装置。
该牙齿矫正的辅助装置的主要原理在于,患者的牙齿接触该装置的牙托盘时,特定频率的振动通过接触传递给牙齿,进而促进牙槽骨的改建,提高牙齿的移动速率。临床数据显示,坚持每天采用此类原理的装置来持续地振动牙齿,能够提升20%~50%的牙齿移动速率。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牙托通常都是一个统一规格大小的整体,并接触和作用于全牙列。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似方便,但在实际临床使用中会带来不少问题。首先,由于每个患者牙弓大小、形状差异很大,统一的托盘规格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的患者,不充分或不良的接触会影响其效果;其次,不同区域的牙移动目标往往是不同的,在常见的拔牙病例中,前牙需要尽快的排齐和内收,而作为支抗的后牙则一般需要其移动减慢甚至尽量不动,此时对前后牙施加同样的振动可能会造成支抗后牙发生过于快速的移动导致不希望发生的“支抗丧失”而影响最终的正畸疗效;最后,不同的牙移动方式最适合的振动幅度和频率可能是不同的,无法调节的振动方式往往不能够适合所有的错颌畸形类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矫正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快处于畸形状态的牙齿的矫正。
具体来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正辅助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振动装置,以及一部分位于壳体的内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外部的连接件,振动装置用于产生振动,
连接件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
牙齿矫正辅助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部上的牙托组件,牙托组件包括若干个托盘且每个托盘各自负责一部分的牙齿区域。
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装置发出的振动,能够带动牙托组件振动,达到辅助正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借助选择对应的需要矫正的区域的托盘,来实现对口腔内不同部位的畸形牙齿的辅助矫正。而其余的正常牙齿的位置,可以不安装托盘,从而避免受到振动装置的振动影响。甚至,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矫正阶段选用不同的托盘,实现不同口腔区域的牙齿矫正速度的配合。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整个口腔同时振动所带来的隐患,并能够配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调整治疗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