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剪举起升式垃圾垂直压缩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55305.5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先志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兴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举起 垃圾 垂直 压缩 | ||
一种地埋剪举起升式垃圾垂直压缩站,包括通过剪叉机构安装在地坑内的垃圾收集箱体和通过行走机构布在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两侧的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包括具有贯通内腔的机架体、多级压缩油缸和压缩头,机架体通过行走机构布在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两侧;多级压缩油缸一端固定在机架体顶部,另一端向下延伸、连在与贯通内腔匹配的压缩头的背面;压缩头左、右两侧的背面分别设有由立柱和连接两立柱顶部的横杆围成的倒“凵”型导向架,压缩头左侧的导向架的前侧立柱、后侧立柱分别对应与贯通内腔左侧的内壁上竖直布置两列导向座组滑动配合,压缩头右侧的导向架的前侧立柱、后侧立柱分别对应与贯通内腔右侧的内壁上竖直布置两列导向座组滑动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压缩站,具体是一种地埋剪举起升式垃圾垂直压缩站。
背景技术
垃圾压缩站能够对收集到的松散垃圾进行压紧成块处理,但是,传统的垃圾压缩站往往只是通过单纯的压缩油缸推动压缩头垂直向下压缩收集到的松散垃圾,压缩油缸下压过程中,全靠压缩油缸的伸缩杆向下伸出控制压缩头下压,其向下压缩的平稳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提高压缩装置下压的平稳性的地埋剪举起升式垃圾垂直压缩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剪举起升式垃圾垂直压缩站,包括通过剪叉机构安装在地坑内的垃圾收集箱体和通过行走机构布置在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两侧的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主要由机架体、多级压缩油缸和压缩头组成,所述机架体通过行走机构布置在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两侧,该机架体具有贯通内腔;所述多级压缩油缸的一端与机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连接在与机架体贯通内腔相匹配的压缩头的背面上;所述压缩头左、右两侧的背面上分别设置有由立柱和将两个立柱顶部连接起来的横杆围成的倒“凵”型的导向架,该压缩头左侧的倒“凵”型导向架的前侧立柱、后侧立柱分别对应与机架体贯通内腔左侧的内壁上竖直布置的两列导向座组滑动配合,该压缩头右侧的倒“凵”型导向架的前侧立柱、后侧立柱分别对应与机架体贯通内腔右侧的内壁上竖直布置的两列导向座组滑动配合。
所述压缩头左侧的倒“凵”型导向架与该导向架右侧所在的压缩头背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该压缩头右侧的倒“凵”型导向架与该导向架左侧所在的压缩头背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每列导向座组至少具有两个导向座,每个导向座均以能够拆卸的结构安装在对应机架体贯通内腔的侧壁上。
所述行走机构主要由底座、行走导轨、连接座、行走轮和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的前、后两侧分别布置有一对、呈“凵”型的底座,每一侧底座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一根行走导轨,所述机架体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行走轮,该机架体前侧的两个行走轮对应与一侧行走导轨相匹配,该机架体后侧的两个行走轮对应与另一侧行走导轨相匹配,所述机架体底部的四个角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座,该机架体前侧的一对连接座对应与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前侧的一对底座相匹配,该机架体后侧的另一对连接座对应与垃圾收集箱体顶部投料口后侧的另一对底座相匹配,每一个连接座底部设置有一对相背布置的凸起,每一个底座内侧壁上设置有相对于凸起上方的、一对相对布置的止口,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行走轮动作。
所述机架体贯通内腔由左、右两侧支架、连接两支架的前侧的横梁和连接两支架的后侧的横梁围成,所述每个支架主要由两个立柱和连接两个立柱顶部之间的横梁和连接两个立柱中部之间的横梁组成。
所述多级压缩油缸的一端通过支撑梁和连接法兰与机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垃圾收集箱体前端出料口设有活动门,该活动门的左、右两侧对应与垃圾收集箱体前端出料口的左、右两侧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使活动门能够沿竖向方向滑动开启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先志,未经刘先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55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