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0906.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志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G10K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音频 蜂鸣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特别为一种交通载具、工业安全、商业警示、或居家安全用的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电子讯响器,采用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印表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为发出震动警示音,用于防盗或其它警示用途。喇叭是扬声器的俗称,喇叭是一种能转换电子信号成为声音的换能器电子元件。扬声器是由电磁铁、线圈、喇叭振膜组成。扬声器把电流频率转化为声音。当电流通过并使扬声器薄膜推动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目前市面上,很多场合都有蜂鸣器结合喇叭这类产品的需求,常见的有例如倒车喇叭蜂鸣器,或者前喇叭蜂鸣器,其主要是要借由喇叭的语音广播,产生更多语意上的提示,又加上蜂鸣器以比较特定的频率产生的警示,以达到语音加警示音的复合功能。
由于喇叭的驱动方式与蜂鸣器在音源的产生,讯号的放大,声音的产生、声音的输出及环境的适应…等,均属于不同的架构,因此在设计及整合上,都必须考虑到两种系统的诸多面向,因此也造成喇叭蜂鸣器在设计、制造、成本、体积、及寿命…等的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种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其主要是要解决现有习知以喇叭结合蜂鸣器,所产生架构复杂及体积庞大…等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其包括:蜂鸣器本体,其包括:第一腔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出音部,形成于第一端部;及第一压电音频元件,形成于第二端部;第二腔体,其是由第一腔体向外延伸形成,其包括:第二腔室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二出音部,形成于第三端部;及第二压电音频元件,形成于第四端部;及背盖,结合于第二出音部外侧且与第二腔体密封为一体;以及音频产生模块,其包括:电压提升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电压提升模块及驱动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其接收电压提升模块的能量,并在驱动模块的驱动下,产生至少一个第一音频及一个第二音频并分别驱动第一压电音频元件及第二压电音频元件。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复合音频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包括:第一腔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出音部,形成于第一端部;及第一压电音频元件,形成于第二端部;第二腔体,其是由第一腔体向外延伸形成,其包括:第二腔室其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第二出音部,形成于第三端部;及第二压电音频元件,形成于第四端部;以及背盖,结合于第二出音部外侧且与第二腔体密封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一腔体为圆筒状结构。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二腔体为圆筒状结构。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一出音部具有第一出音孔。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二出音部具有多个第二出音孔。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一端部是凸出于该第三端部。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四端部是凸出于该第二端部。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一压电音频元件为压电陶瓷片结构。
前述的蜂鸣器本体结构,其中该第二压电音频元件为压电陶瓷片结构。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达到下列进步功效:
一、可以达成结合高音压蜂鸣器及压电式喇叭于一体的复合式应用。
二、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品的设计及体积。
三、可以简化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系统的架构,并大幅降低成本。以及
四、可以增加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产品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音频的蜂鸣器结构的系统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鸣器结构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蜂鸣器结构的分解实施例图。
图4为图1沿着A-A剖线的剖视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频产生模块的电路方框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频率响应实施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志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志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0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