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机械的减振底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9623.4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4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梅;苏韶隆;王军;苏洪礼;常进;王振亚;信婉莹;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冬梅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15/067;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机械 底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机械的减振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机械是直接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等作业的机械,主要包括采矿机械和选矿机械、探矿机械等,另外矿山作业中还应用大量的起重机、输送机、通风机和排水机械等,矿山机械行业是为固体原料、材料和燃料的开采和加工提供装备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服务于黑色和有色冶金、煤炭、建材、化工、核工业等重要基础工业部门,其产品在交通、铁道、建筑、水利水电等基础部门的基本建设中也有大量应用,矿山机械在作业时,一般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振动,这部分振动不仅对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同时也会对矿山设备自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其使用年限,特别是井下煤矿开采时,煤矿巷道里面作业时,矿山设备产生振动时,过大的振动会对巷道底部和顶板产生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巷道产生一定的裂隙,从而危害井下作业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山机械的减振底座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行的矿山机械减振结构的减振性能不够良好,不能很好地将振动进行逐级分解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机械的减振底座结构,包括横梁,横梁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均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座;横梁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下端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下端连接在支撑座的上端面;横梁的中部上侧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座的中部下端设置有支撑筒,支撑筒的下端面与支撑座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支撑筒的上部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初级缓冲结构,初级缓冲结构包括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一缓冲簧;缓冲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二级缓冲结构,二级缓冲结构包括活塞杆、连接斜杆、液压缸、第二缓冲簧和连接盘,活塞杆的上端连接在缓冲板的下端面中部,活塞杆的下端与带有内部腔体的液压缸相连接,液压缸设置在连接盘的上端面,液压缸的内部腔体内设置有第二缓冲簧,连接座的左右两端分别倾斜连接有一根连接斜杆,两根连接斜杆的上端连接在活塞杆两侧的缓冲板的下端面;连接盘的下端连接有三级缓冲结构,三级缓冲结构包括伸缩杆、连接轴、连接杆、伸缩节、固定脚座和伸缩脚座,伸缩杆的下端通过连接轴倾斜连接有两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末端均铰接有伸缩脚座,两个伸缩脚座的内侧连接有固定脚座,伸缩脚座与固定脚座之间通过伸缩节进行连接;伸缩脚座的外侧与支撑筒的内侧壁之间紧靠设置有缓冲套管,缓冲套管内设置有第三缓冲簧,支撑筒的下部外侧环绕设置有加强套筒。
优选地,第一缓冲簧的上端连接在连接座的下端面,第一缓冲簧的下端连接在缓冲板的上端面。
优选地,连接盘为带有与连接斜杆相适配的连接槽的圆饼结构。
优选地,缓冲板与两根连接斜杆构成三角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减振底座结构将连接座上面放置的矿山机械所传递过来的振动进行逐级分解缓冲,最终将减振的幅度降低到最小程度,缓冲板上和其上侧的第一缓冲簧起到初级缓冲的作用,液压缸和液压杆以及连接斜杆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连接盘下侧的连接杆和固定脚座和活动脚座将上部传递来的压力传递到缓冲套管内,最终将压力传到给支撑筒的侧壁,支撑筒侧壁外侧设置的加强套筒能够起到加强防护的作用,整个减振缓冲过程高效稳定,能够很好地将矿山机械所传递过来的振动进行缓冲过滤掉可以降低作业场所的振动异响,有效对矿山机械产生保护作用,提升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减振效果明显、提升矿山机械的使用年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支撑座 2、横梁 3、连接座 4、第一缓冲簧 5、缓冲板 6、支撑筒 7、加强杆 8、连接孔 9、加强板 10、加强套筒 11、活塞杆 12、液压缸 13、连接盘 14、连接杆 15、伸缩节 16、固定脚座 17、伸缩脚座 18、第三缓冲簧 19、缓冲套管 20、连接轴 21、伸缩杆 22、连接斜杆 23、第二缓冲簧 24、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冬梅,未经张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9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省力的液压塔
- 下一篇:一种用于节省桌面空间的显示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