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铜件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447.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邹乐忠;汪进生;徐井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海源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铜件加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管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铜件加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铅、锌、锡、巴氏合金)。
但是,现有结构的加热管,一方面其结构复杂且将管体安装在法兰盘上时,不易操作装配、常出现焊烂、变形和虚焊等现象,增加了装配难度及降低了装配效率,同时不合格的组装作业,使用后存在漏电的现象,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其不合理的设计使得整体加热管的使用寿命短,加热效率低等,综上所述,现有结构的加热器已不能满足现有工业生产中的高标准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铜件加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铜件加热管,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安全、高效节能,便于进行高效的装配作业,解决现有结构加热管装配后安全系数低、易变形和断裂等现象,适用于加热空气、油、水、化学介质、热压模、熔化盐、碱及低熔点合金等,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铜件加热管,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L发热段,其中,若干个L形发热段构成五个U形发热结构,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端部的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及分别与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螺母、一组第二螺母,及分别与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连接的第一限位套、第二定位套,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套、第二定位套上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一组第二调节螺母,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套、第二定位套上且与一组第一调节螺母、一组第二调节螺母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垫、第二限位垫,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端部的第一辅助定位圈、第一辅助定位圈。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任意L形发热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铜满焊层。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180mm-240mm,其中,第一连接杆为不发热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铜件加热管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使用安全、高效节能,便于进行高效的装配作业,解决现有结构加热管装配后安全系数低、易变形和断裂等现象,适用于加热空气、油、水、化学介质、热压模、熔化盐、碱及低熔点合金等,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铜件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L形发热段、2-第一定位杆、3-第一限位套、4-第一调节螺母、5-第一限位垫、6-铜满焊层、7-第一螺母、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二定位杆、11-第二螺母、12-第二定位套、13-第二调节螺母、14-第二限位垫、15-第一辅助定位圈、16-第二辅助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压铜件加热管,包括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及分别与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L发热段1,其中,若干个L形发热段1构成五个U形发热结构,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端部的第一定位杆2、第二定位杆10,及分别与第一定位杆2、第二定位杆10相配合使用的一组第一螺母7、一组第二螺母11,及分别与第一定位杆2、第二定位杆10连接的第一限位套3、第二定位套1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套3、第二定位套12上的一组第一调节螺母4、一组第二调节螺母13,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套3、第二定位套12上且与一组第一调节螺母4、一组第二调节螺母1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限位垫5、第二限位垫14,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端部的第一辅助定位圈15、第一辅助定位圈16。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连接杆8与任意L形发热段(1)的连接处设置有铜满焊层6;及第一连接杆8的长度为180mm-240mm,其中,第一连接杆8为不发热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海源电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海源电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加热管
- 下一篇:一种防水远红外碳纤维电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