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肺功能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302.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138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涉及呼吸科用到的辅助康复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肺功能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肺功能即呼吸功能。也就是肺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它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两部分。
在呼吸科领域,几乎所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均可对肺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造成肺功能下降。轻微的肺功能下降,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严重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活动困难等现象。为了更好的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病情,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除按常规积极治疗外,还需要加强肺功能的康复训练。
患者在恢复肺功能时,主要是对呼吸肌进行锻炼,目前临床上传统的增强呼吸肌力量、恢复呼吸肌疲劳和改善呼吸肌功能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性呼吸、深呼吸、皱唇呼吸、定时最大步行距离实验以及踏车实验等。前述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无法直观显示训练效果,训练强度无法把我,对于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缺乏针对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肺功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肺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不同患者、同一患者在不同训练阶段内进行相适宜的强度训练,能够避免训练强度过大或不足造成的缺陷,有利于通过训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呼吸机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肺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呼气嘴、阻力管及功能指标参照单元,所述阻力管的管腔设有腔道截面可调的缩腔段。
所述功能指标参照单元包括底座、连接块、标筒及设在标筒内部的浮标。
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端面设有沉槽,所述标筒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所述标筒的筒腔与沉槽连通,标筒的顶端设有通气孔。所述标筒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端口的内壁上设有径向的限位凸缘。
所述呼气嘴连接阻力管的一端,阻力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连接块的沉槽连通。
所述浮标的下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指针,上端设径向向外延伸的导向缘,导向缘与标筒的内壁匹配。
所述标筒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在壁体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尺标刻度。
优选地,所述呼气嘴的管腔内以可拆卸方式设有过滤网部,过滤网部中的过滤网对呼出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并使气流均匀进入四通管的管腔内。进一步地,可在呼气嘴的外壁上,靠近自由端口的位置设环状槽,使用时唇部嵌入环状槽内,以便于缩唇。
优选地,所述阻力管包括前端管、塞柱体及后端管,前端管与后端管相连接,塞柱体置于前端管与后端管的连接管腔中。所述前端管的管腔中部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大口端朝向气流流动的下游方向,于锥形腔的下游侧沿轴向依次设通气沉孔和螺纹沉孔,其中通气沉孔的孔径大于锥形腔的大径,小于螺纹沉孔的内径。
所述后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螺纹沉孔内,另一端与软管匹配连通至连接块的沉槽。
所述塞柱体的一端设为与所述锥形腔匹配的锥形体,锥形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锥形腔的轴向延伸长度。所述塞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端管端面上设置的沉孔中。
所述塞柱体上,于锥形体下游侧的外壁上环绕分布设有径向槽,于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孔,端孔与所述径向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阻力管包括前端管、塞柱体及后端管,前端管与后端管相连接,塞柱体置于前端管与后端管的连接管腔中。
所述前端管的管腔内设有径向凸缘,径向凸缘的下游侧沿轴向依次设有弹簧腔和锥形腔,锥形腔的大口端朝向(气流流动的)下游方向,于锥形腔的下游侧沿轴向依次设通气沉孔和螺纹沉孔,其中通气沉孔的孔径大于锥形腔的大径,小于螺纹沉孔的内径。所述后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螺纹沉孔内,另一端与软管匹配连通至连接块的沉槽。
所述塞柱体的一端设为与所述锥形腔匹配的锥形体,锥形体的轴向延伸长度不小于锥形腔的轴向延伸长度。所述塞柱体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后端管端面上设置的沉孔中。
所述塞柱体上,于锥形体的自由端设有与锥形体同轴的螺柱,螺柱上装配有承接压板,所述承接压板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弹簧腔的内径。所述前端管内腔设置的径向凸缘与所述承接压板之间设有弹簧。优选地,在所述承接压板朝向径向凸缘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环状凸台,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装在所述环状凸台上。
所述塞柱体上,于锥形体下游侧的外壁上环绕分布设有径向槽,于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孔,端孔与所述径向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康复健身拉力带
- 下一篇: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瑜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