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覆层测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110.X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辉;王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覆层 测厚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层厚度测量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覆层测厚仪。
背景技术
涂层测厚仪采用电磁感应法测量涂层的厚度。位于部件表面的探头产生一个闭合的磁回路,随着探头与铁磁性材料间的距离的改变,该磁回路将不同程度的改变,引起磁阻及探头线圈电感的变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精确地测量探头与铁磁性材料间的距离,即涂层厚度。
目前,申请号为CN20162084900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涂层测厚仪,它包括涂层测厚仪主体和探头,探头内置于涂层测厚仪主体,涂层测厚仪主体设有可转动的手持杆,手持杆和涂层测厚仪主体之间设置可调节手持杆角度的角度调节器。
这种涂层测厚仪虽然使用方便,但其通过角度调节器调节手持杆的角度,使得手持杆与涂层测厚仪成固定角度,然后通过人工驱动涂层测厚仪紧贴在待测面上,由于操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该涂层测厚仪上亦未设置相应的限制涂层测厚仪与待测面垂直的组件,无法保证涂层测厚仪在测量时与待测面保证垂直,可能影响测量结果,还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层测厚仪,具有测量结果精确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层测厚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滑动连接有探头,所述定位套上设有相抵于被测面以限制探头伸出方向与被测面垂直的定位件,所述外壳内设有驱动探头伸出的传动机构,所述外壳内还设有驱动传动机构的动力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套上设有相抵于被测面以限制探头伸出方向与被测面垂直的定位件,通过定位件与待测面接触,进而限制了探头的伸出方向与待测面垂直,使得探头伸出并紧贴在待测面上进行测量时探头与待测面保持垂直,通过动力部与传动机构配合驱动探头伸出,采用了机械传动代替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工按压探头至待测面时由于用力方向不对以及用力不均导致探头与待测面的角度发生变化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的精确度。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导向探头滑动方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探头伸出方向设置在探头的侧壁上的滑条,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上设有供滑条卡接的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条与滑槽配合限制探头的滑动路径,提高探头伸出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传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转动驱动螺母,进而通过螺母传动探头,由于丝杆与螺母的螺纹配合,使得驱动的精度更高,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导向组件限制探头转动,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为驱动丝杆的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丝杆,传动方式简单直接,且降低动力部所占据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探头转动连接有沿水平方向贯的穿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同步轴同轴心线的齿轮,所述定位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齿轮均固定在同步轴上,通过同步轴限制齿轮只能进行同步转动,使得两端的齿轮与齿条咬合的齿数一致,限制了同步轴的轴向始终与定位套的高度方向垂直,由于同步轴沿探头的水平方向贯穿,使得同步轴与探头的高度方向垂直,进而限制了探头的高度方向始终与定位套的高度方向一致,保证了探头与待测面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远离外壳的端部设有与定位套的高度方向垂直的支撑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增加与待测面的接触面积,由于支撑板与定位套的长度方向垂直,更好的保证定位套与待测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定位套铰接,所述定位套上设有限制支撑板运动的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板展开至与探头的伸出方向垂直时支撑板恰好位于限位组件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板与定位套铰接,在非工作状态下可折叠支撑板,减少占用空间,通过限位组件配合使得支撑板展开后与探头的伸出方向处于垂直关系时给予限位固定,提高探头伸出方向与被测面的垂直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至少三个且均布在定位套的外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至少三个均布在定位套外围的支撑板,从多个方向上给予定位套支撑与限制作用,提高支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枪刮渣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RH真空循环脱气过程真空槽冷钢粘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