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叶片碳纤维加热芯片接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5155.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波;季小强;王瑞;谈昆伦;刘时海;王秀岗;蒋丽霞;陈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叶片 碳纤维 加热 芯片 接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碳纤维加热芯片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风力发电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近年来极端灾害气候频繁出现,特别是我国冻雨天气增多,对风力发电的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在冻雨的气候环境中,电机转子叶片上非常容易结冰,会对风力发电产生如下危害:
一方面,随着冰层的增厚,叶片的物理外形发生变化,使得叶片受风能力降低,从而使叶片的空气力学性能下降,影响风力发电效率;另一方面,随着冰层的增厚,叶片的重量增加,加大发电机组的负荷,增加了发电机组的机械磨损,影响发电机组的寿命和安全。
目前消除叶片结冰常用的方法,是在叶片结冰到一定程度时停机除冰,其除冰方法:一是等待气温上升自然除冰;二是人工敲打除冰。应用上述方法不但影响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而且因敲打可能对发电机组造成损害。
也有采用碳纤维来做发热芯片的,发热芯片接头多采用碳纤维束与铜导线缠绕焊接,再对接头进行焊锡等方式进行加固。这种连接方式弊端主要有:接触面小,裸露的碳纤维束易松散,接触点集中,碳纤维束抗剪切能力小,易断,而且操作工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剪断能力强的风力发电叶片碳纤维加热芯片接头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风力发电叶片碳纤维加热芯片接头装置,包括多个铜接头或者冷压接头和铜皮;加热芯片边缘的0°的碳纤维分束的两端逐一连接在所述铜接头或者冷压接头的一端,铜接头或者冷压接头的另一端焊接在铜皮上;
或者所述接头装置包括导电银胶层、上层铜皮和下层铜皮;加热芯片边缘的0°的碳纤维的两端通过导电银胶层粘接在上层铜皮与下层铜皮之间。
所述铜接头与碳纤维连接处套有热缩管。
所述铜皮、上层铜皮和下层铜皮为镀锡紫铜,其上均匀打树脂孔。
所述铜皮、上层铜皮和下层铜皮厚度均为0.2~0.4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银胶和铜皮粘接的结构,简单易操作,且导电银胶导电性能好,粘连性好,薄铜皮相比较传统的铜导线和碳纤维接触面积大且接触均匀,易上胶定型,抗剪切力强。同时,铜皮采用镀锡紫铜皮延展性以及导电性能更好。而且,在铜皮上均匀打眼,可确保后续在风电叶片成型过程中树脂的穿透性,降低铜皮与玻纤的分层可能性,降低叶片损耗的几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铜接头(比如铜鼻子)夹住裸露碳纤维束能够有效防止其松散,采用薄铜皮代替铜导线增大了焊接点接触面,使得焊接更加牢靠,从而增大了碳纤维芯片接头处的抗剪切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加热芯片1、铜接头2、铜皮3、热缩管4、上层铜皮5、输入端6、输出端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所示,风力发电叶片碳纤维加热芯片接头装置包括多个铜接头2和0.2~0.4mm厚的铜皮3;加热芯片1边缘的0°的碳纤维分束的两端逐一连接在铜接头2(本实施例采用铜鼻子)的一端,铜接头2的另一端焊接在铜皮3上。铜鼻子与碳纤维连接处套有热缩管4。层间混编织物则把平铺的碳纤维再分束接铜鼻子。
最后在两端的接头装置分别引出输入端6和输出端7。
(实施例2)
见图2,接头装置包括导电银胶层、上层铜皮5和下层铜皮;加热芯片边缘的0°的碳纤维的两端通过导电银胶层粘接在上层铜皮与下层铜皮之间。层间混编织物需将碳纤和玻纤分开。上层铜皮5和下层铜皮厚度均为0.2mm~0.4mm,上层铜皮和下层铜皮为镀锡紫铜,其上均匀打树脂孔,以确保后续在风电叶片成型过程中树脂的穿透性,降低铜皮与玻纤的分层可能性,降低叶片损耗的几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5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孔硅绝热层的微加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