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4342.X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塞 放血装置 盲孔 血液 密封锥孔 连接套 连接柱 弹簧 血液容器 放血针 密封段 血液袋 顶柱 医疗用品领域 本实用新型 接触密封 螺纹连接 弹起 封闭 孔壁 内顶 套在 连通 外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血装置,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血液外流的放血装置。放血装置包括放血针和血液容器,放血针包括第一接头,血液容器包括血液袋和与其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插入塞和连接套,连接套一端套在插入塞上的凹槽内;插入塞包括顶柱和锥形的密封段,第二接头包括连接柱、弹簧和密封塞,连接柱内设置有密封锥孔、第二血液孔和位于密封锥孔内侧的调节盲孔;第二血液孔的两端与调节盲孔和血液袋连通;密封塞位于调节盲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塞和调节盲孔的孔底连接,弹簧弹起时,密封塞封闭第二血液孔;连接套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密封段与密封锥孔的孔壁接触密封,顶柱内顶密封塞使第二血液孔不被封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血装置。
背景技术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放血,目前常用的放血方式是,用贝朗穿刺针刺入患者血管,贝朗穿刺针末端部放入一空瓶,空瓶收集血液。放血完成后,收集了血液的瓶子封闭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上述方式有以下缺点:(1)贝朗穿刺针末端与瓶口间不易连接固定,放血过程中,贝朗穿刺针末端易掉出,使得血液外流,污染环境。(2)空瓶上没有准确刻度,放血量难以准确控制。(3)空瓶常采用使用过的灭菌注射用水瓶,由瓶塞封闭,瓶塞易脱落,导致血液外流。(4)由于并非专用放血装置,看上去很不正规,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血液外流的放血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放血装置包括放血针和血液容器,放血针包括针头和针管,放血针包括第一接头,血液容器包括血液袋和与血液袋连接的第二接头;
第一接头包括插入塞和连接套;插入塞包括轴向依次设置的顶柱、密封段、连接套定位段和针管连接段,密封段形状为锥形,连接套定位段上设置有连接套槽,针管连接段与针管连接;插入塞内设置有第一血液孔,第一血液孔与针管连通并延伸至顶柱的侧面上;连接套的一端套装在连接套定位段上并卡入连接套槽,连接套上设置有内螺纹;
第二接头包括连接柱、弹簧和密封塞,连接柱上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柱内设置有密封锥孔、第二血液孔和位于密封锥孔内侧的调节盲孔;第二血液孔的一端与调节盲孔连通,另一端与血液袋连通;密封塞位于调节盲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塞和调节盲孔的孔底连接,弹簧弹起时,密封塞封闭第二血液孔;
连接套与连接柱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密封段与密封锥孔的孔壁接触密封,顶柱内顶密封塞使第二血液孔不被封闭。
进一步的是:血液袋上设置有标示容积的刻度和刻度值。
进一步的是:针管上设置有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连接套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密封段与密封锥孔紧贴密封,使得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间密封且连接牢固,可避免放血过程中血液外流。
(2)放血完成后,分开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弹簧回弹,密封塞外移封闭第二血液孔,可避免血液袋内血液外流。
(3)血液袋上设置有标示容积的刻度和刻度值,使得医护人员可准确得知放血量,便于准确控制放血量。
(4)本装置专用于放血,避免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放血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接头结构图;
图3是第二接头结构图;
图4是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4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