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香降温基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4232.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国;雷萍;韩敬美;尚善斋;李志强;郑绪东;袁大林;向能军;龚为民;曾旭;王汝;王程娅;覃志宏;师坤荣;文俊;陈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4 | 分类号: | A24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杨兵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裹材料 降温材料 增香材料 增香 棒材 基棒 定型 本实用新型 颗粒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香降温基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增香材料(3)、降温材料(2)以及包裹材料(1),所述增香材料(3)和降温材料(2)均为颗粒状;所述包裹材料将所述降温材料(2)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圆柱体棒材、或所述包裹材料将所述增香材料(3)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圆柱体棒材、或所述包裹材料将所述降温材料(2)和所述增香材料(3)混合均匀后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圆柱体棒材。本实用新型的增香降温基棒同时具备降温和增香功能,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滤棒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香降温基棒。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型烟草制品发展较快,其形状和消费方式类似于传统卷烟,但是不需要通过点燃烟草或烟草提取物来供消费者吸食使用,比较突出的代表就包括加热不燃烧卷烟,其烟气温度在300℃以下,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相对较少,但由于它的体积相对较小,没有与传统香烟类似的长度较长的未燃烟支段和滤棒进行冷却降温作用,其烟气的入口温度会远远高于传统卷烟,对吸食者产生明显的热灼感和辛辣刺激感;无论从提高香烟的抽吸品质考虑还是从减害角度出发,降低烟气温度都有其研究和实用价值。
现有的降低烟气温度的技术方案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例如专利号为93220605.0的专利改变烟气在烟支上的流程和行进方式,以拉长烟气流程和与未燃烟支的接触时间,实现降低烟气温度。但需对烟支本体进行改进,工艺复杂,且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支段较短,烟气行程短,进行复杂的烟气通道改进一是效果不明显,二是会大大增加吸阻,无法正常抽吸。
专利号为200610126287.8的专利在滤棒内设液态物质,烟气通过时吸热降温。但会降低滤棒的成型度,破坏滤棒的形状结构,甚至将接装纸浸湿,导致烟支无法抽吸。
专利号为201210336384.5的专利在滤棒中设置散热效果较好的微孔铝材料对烟气进行降温;但制造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另外,上述方案均是用于传统香烟上,不完全适用于加热不燃烧香烟,因为加热不燃烧卷烟使用的是烟草原料或者重组烟叶,并且使用量少,加之烟草不燃烧,所以烟气味道相对于传统卷烟烟气味道要淡薄。
增香是改善加热不燃烧卷烟口感的重要手段,而同样因为高温条件导致的不确定性,增香只能在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非烟丝段进行处理。传统的增香手段多采用在滤棒中添加增香线的方式,对于普通的醋酸纤维丝束滤棒来说,添加增香线是比较简单、也是比较成熟的工艺,也能够获得较为优良的增香效果。但在加热不燃烧香烟领域,由于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滤棒的降温性能,因此其使用的滤棒材料并非完全是醋酸纤维丝束,而是添加了一些能够获得较多烟气通道以及较多与烟气接触的散热面积的降温材料,首先,这种结构就使得增香线的香味易扩散,保留时间短;其次,为了能够获得上述散热性能的结构,降温材料要求具备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导致了基棒不易聚拢成型,最主要的在于,降温材料在成型时很难控制増香线在降温基棒中的位置,导致香味保留时间波动较大。因为设置在中心位置的留香时间相对较长,而靠近边缘的留香时间段,影响整体质量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加热不燃烧香烟,在保证其滤棒降温性能的同时,使其具备较为优秀、持久的增香效果,是制备加热不燃烧香烟的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増香降温基棒,替代传统的降温材料和增香线的组合,使滤棒在具备降温性能的同时,拥有较为优秀的、持久的增香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増香降温基棒,包括增香颗粒3、降温颗粒2以及包裹层1,所述増香降温基棒为所述包裹层将所述降温颗粒2和所述增香颗粒3混合均匀后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复合圆柱体A,或所述包裹层将所述降温颗粒2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降温圆柱体B和所述包裹材料将所述增香颗粒3包裹定型为特定长度和直径的增香圆柱体C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4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