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3123.1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张文锐;唐武才;舒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37 | 分类号: | F03D9/3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风流 循环 增值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热源输出热能,通过冷热对流使得风流管内产生风能,风叶片带动风动机构做功实现了风能向机械动能的转换,风动机构输出机械动能的同时,其摩擦产热被壳体聚集并通过回热主管导回风流管促进风流管内热风流动。如此,实现了热损耗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力逐渐被各种机器代替,机器需要能源驱动。随着能源需求的与日剧增,人们热衷于发现新能源,却忽略了能源损耗的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包括:热源、风流管、回热主管、传功组件、风波器、风波起引器、引力塔和控制模块;
回热主管一端连通风流管第一端,另一端密封;
热源上设有进风口、主出风口和不少于一个辅助出风口,主出风口与风流管第一端连通;辅助出风口处设有多通风阀,多通风阀的多个出口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连接风流管上沿着风流管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热风进口;热源内部设置
风流管上,每一个热风进口处均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多通风阀和各温度传感器;
风流管第二端设有风波腔,且风流管第二端与风波腔进口连通,风波腔的出口与引力塔底部连通,引力塔顶部设有出口;风波器和风波起引器均安装在风波腔内,风波器安装在风波腔的进口和出口之间,风波起引器安装在风波腔的出口和风波器之间;
多个传功组件沿着风流管长度方向安装在风流管上;传功组件包括风叶片、壳体、连接转轴和风动机构;风叶片安装在风流管内,风动机构安装在风流管外并通过连接转轴连接风叶片;风叶片转动的状态下可通过连接转轴带动风动机构做功,壳体包裹在风动机构外周,且壳体上设有冷风进口和热风出口,热风出口与回热主管连通。
优选地,多个热风进口均匀分布在风流管上。
优选地,风流管上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相邻两个热风进口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优选地,风流管第一端连接热源主出风口处与最接近热风进口之间的距离大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热风进口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风动机构为风能转换装置,风流管内热风从第一端流向第二端,从而推动风叶片转动,风叶片通过连接转轴带动风动机构转动进行动能的输出。故而,通过风叶片和风动机构实现了风能到动能的转换,有利于能源的循环利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在风流管上设置了多个传功组件,有利于提高风能转换效率。
风动机构在风叶片带动下做功以输出机械动能,如此,风动机构产热。通过壳体聚集风动机构的产热从而壳体内气温升高,然后通过热风出口将壳体内的热空气通过回热主管导入风流管第一端,使其进入风流管内的热风气流中。
本实用新型中,热源输出热能,通过冷热对流使得风流管内产生风能,风叶片带动风动机构做功实现了风能向机械动能的转换,风动机构输出机械动能的同时,其摩擦产热被壳体聚集并通过回热主管导回风流管促进风流管内热风流动。如此,实现了热损耗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风流循环增值利用装置,包括:热源1、风流管2、回热主管3、传功组件、风波器4、风波起引器5、引力塔6和控制模块。
回热主管3一端连通风流管2第一端,另一端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尾气热能转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除尘的热风循环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