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9995.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泓;陈卫中;陈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光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37/34;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端面 研磨 连接器 组件 中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结构包括:底端部定位支撑板、不锈钢承载立柱、纤头固定盘承接板、中心隔离柱、内侧端限位盘及外限位盘。本实用新型将成束结扎且需要研磨处理的各光纤连接器进行有序限位并分别隔离,避免成束结扎的各光纤连接器相互缠绕造成绞线、断纤现象,提高待研磨光纤连接器取拿及装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光通讯领域,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大作用。光纤连接器生产工艺中,光纤连接器组件中各光纤端面平整度与信号传导效率有着极大关系,因此,光纤连接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经过粗磨、精磨及抛光处理。现有技术在进行光纤连接器端面研磨时,大多是将各光纤连接器固定于研磨盘上进行成组批量研磨,以提高研磨效率。而研磨过程中,将预先组装好的各光纤连接器成组缠绕于固定架上,然后转运至研磨机工位,逐一进行研磨,上述方式在进行光纤连接器组件装配和转运时,容易发生绞线现象,致使光纤连接器的引线部分容易发生断裂,造成的大量的废品产生,而且分布混杂光纤连接器分布,也不利于待研磨光纤连接器的快速装配,影响研磨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我公司成立研发小组,经过长期的试验测试和科学研究,设计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将成束结扎且需要研磨处理的各光纤连接器进行有序限位并分别隔离,避免成束结扎的各光纤连接器相互缠绕造成绞线、断纤现象,提高待研磨光纤连接器取拿及装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光纤连接器研磨工艺段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将成束结扎且需要研磨处理的各光纤连接器进行有序限位并分别隔离,避免成束结扎的各光纤连接器相互缠绕造成绞线、断纤现象,提高待研磨光纤连接器取拿及装配的快速性,提高研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纤端面研磨用连接器组件中转架,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
底端部定位支撑板(1);
不锈钢承载立柱(2),插入式装配于底端部定位支撑板(1)上与所述不锈钢承载立柱(2)固定连接;
纤头固定盘承接板(3),通过固定于所述不锈钢承载立柱(2)内侧的卡位台(21)装配于所述不锈钢承载立柱(2)上;
中心隔离柱(4),插入式装配于所述纤头固定盘承接板(3)中心位置;
内侧端限位盘(5),套设于所述中心隔离柱(4)顶部与所述中心隔离柱(4)固定连接;
外限位盘(6),通过锁扣连接件装配于所述不锈钢承载立柱(2)顶端与所述不锈钢承载立柱(2)固定连接;
所述内侧端限位盘(5)设置于所述外限位盘(6)中心位置,且与所述外限位盘(6)为同心结构;
所述内侧端限位盘(5)外侧周方向设置有呈中心布设的8个一级外限位槽(51);
所述外限位盘(6)内侧周设置有与一级外限位槽(51)相配合的8个二级内限位槽(62);
所述外限位盘(6)外侧周设置有8个二级外限位槽(61);
所述一级外限位槽(51)、二级内限位槽(62)及二级外限位槽(61)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外限位盘(6)上位于二级外限位槽(61)与二级内限位槽(62)之间的位置设置圆环形隔档(10),圆环形隔档(10)的竖向厚度大于外限位盘(6)竖向厚度3~5cm。
进一步,所述纤头固定盘承接板(3)上表面铺设有硅胶层(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光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光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9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