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8730.9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谈雪花;崔腾云;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沉 式管排 过滤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的排水渠道,排水渠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块相互抵靠的排水篦子,排水篦子位于路面下方,排水篦子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呈腰形状,其长度方向与排水渠道的宽度方向一致,排水篦子两侧边缘处还均开设有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位于第一排水孔外侧,任意相邻的两块排水篦子上的第二排水孔拼接形成第一排水孔;排水渠道内还设有蜂窝板,蜂窝板上设有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为陶瓷、粗砂或碎石中的一种或几种,蜂窝板与排水渠道底壁之间形成有排水槽,排水槽内连接有排水管网。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积水,道路的两旁通常设有排水渠道。由于路面上的雨水是通过排水渠道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而无法进行收集并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此外,又由于无行之有效的过滤措施,雨水通过排水渠道流入河流后,雨水中中掺杂的固态杂质也会随之进入河水之中,使河水的水质恶化。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的排水渠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块相互抵靠的排水篦子,所述排水篦子位于路面下方,所述排水篦子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呈腰形状,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排水渠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排水篦子两侧边缘处还均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第一排水孔外侧,任意相邻的两块排水篦子上的所述第二排水孔拼接形成所述第一排水孔;所述排水渠道内还设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上设有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陶瓷、粗砂或碎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蜂窝板与所述排水渠道底壁之间形成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连接有排水管网。
优选地,所述道路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还铺设有多块相互抵靠的路牙,所述路牙位于所述道路与排水篦子之间,所述路牙顶面与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路牙底面与排水篦子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排水篦子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在3~5cm。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上方设有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由粒径在10~12mm的砂石铺设在所述蜂窝板上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排水渠道具有“U”形开口,所述排水管网配合地嵌入在所述排水渠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随雨水透过排水篦子进入排水渠道内的杂质被隔离在过滤层之外,雨水依次通过过滤层和蜂窝板落在排水槽内,并在排水槽中蓄积。由于雨水不是直接流入河流之中的,在需要对花草进行灌溉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排水管网将排水槽中的雨水抽出,由于是利用雨水进行植物灌溉的,在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时,降低了运水灌溉成本,此外整个排水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排水篦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排水篦子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下沉式管排过滤排水系统,包括位于道路1两侧的排水渠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8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