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铸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2408.5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清;黎辉艳;陈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铸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蓄电池铸焊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由硫酸溶液组成的一种蓄电池,由于铅酸蓄电池质量稳定可靠、寿命长、安全性能高以及维护简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铅酸蓄电池制造方面,传统手工焊接的生产方式,由于生产效率低、焊接质量差的弊端,逐步被淘汰,目前主要由各类机加工设备来代替手工操作,中汇流排焊接和装壳一般由铸焊机来完成。铸焊机一般分为小密、中密、大密三种类型,其中小密铸焊机即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铸焊设备,包括夹具、模具、熔炉、冷却装置、及脱模入池壳装置。模具上设置有与铅酸蓄电池的极板连接耳对应的连接槽,工作时,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组倒置在夹具上,模具浸泡在熔炉内并升起,连接槽内装盛铸液,夹具将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组的连接耳插入连接槽内,并将模具移动至冷却装置,使得铸液固化,即可在极板组的连接耳之间形成连接导体,铸焊机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能够大幅减少人与铅之间的接触,并且此设备操作简捷实用,适合各种规模的中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厂组装生产使用。
但是,目前铸焊机多为两腔铸焊机,在一次铸焊作业结束后,才可以继续放料进行下一次铸焊作业,没有将铸焊机高效利用起来,单位时间内生产效率较低,并增加了生产成本,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铸焊机,以提高铸焊机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铸焊机,包括
机架;
铅锅装置,所述铅锅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其内装有铸液及保温或加热装置;
两组冷却槽装置,所述冷却槽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分别位于铅锅装置两侧,其内装有冷却液;
工件移动装置,所述工件移动装置包括两组上模机构,两组上模机构分别对应的设置在两组冷却槽装置上方,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立架、设置在上模立架上的上模升降驱动装置、滑动设置在上模立架上的上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用于装载集群包板和电池壳或放置装载有集群包板和电池壳的夹具,所述上模升降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装置升降移动;
模具装置,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两组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模具移动机构,所述模具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升降架、移动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机架上并能够由移动驱动装置移动至与铅锅装置对应或与冷却槽装置对应,所述升降架滑动设置在移动架上并能够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铸焊模。
两组冷却槽装置与铅锅装置的间隔相等,且两组模具移动机构的移动架相连接,使得两组模具移动机构同步移动,且两组模具移动机构的铸焊模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冷却槽装置和铅锅装置之间的间隔距离匹配。
所述上模机构还包括一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上模立架上并能够由上模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移动,所述上模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
所述上模机构还包括一压紧装置和极群入壳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固定在升降台上的下压驱动装置及与下压驱动装置连接并能由下压驱动装置带动升降移动的压板,所述压板能够由下压驱动装置带动下压至上模装置的集群包板上,所述极群入壳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推出驱动装置及与推出驱动装置连接并能够由推出驱动装置带动推出或收回的承托板,所述推出驱动装置能够将承托板推出至与上模装置对应。
所述模具装置还包括一设置在上模立架上的横移架,所述横移架上滑动设置有横移板,两组模具移动机构的移动架设置在横移架上,所述移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立架上的横移驱动气缸,所述横移驱动气缸的顶杆连接至横移板上。
所述铅锅装置配置有刮液装置,所述刮液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安装板及设置在安装板的第一刮液机构和第二刮液机构,所述第一刮液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一刮液推送气缸及设置在第一刮液推送气缸的顶杆上的第一刮液板,所述第二刮液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二刮液推送气缸及设置在第二刮液推送气缸的顶杆上的第二刮液板,所述第一刮液机构能够刮除铅锅装置内铸液的表层,所述第二刮液机构能够刮除铸焊模上表面的铸液。
优选的,所述冷却槽装置包括外冷却槽及设置在外冷却槽内的内冷却槽,所述外冷却槽和内冷却槽分别通过接头连接至冷却液循环装置。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排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盛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2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端盖模具
- 下一篇:双金属复合整体铸造水平流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