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维护的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8086.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彦青;戴炜;李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恒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1 | 分类号: | F16L3/2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5116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维护 lhe 恒力 弹簧 吊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维护的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
背景技术
恒力弹簧支吊架(以下简称恒吊)根据力矩平衡原理设计。在许可的负载位移下,负载力矩和弹簧力矩始终保持平衡。对用恒吊支承的管道和设备,在发生位移时,可以提供恒定的支承力,因而不会给管道设备带来附加应力。恒吊一般用于需要减少位移应力的地方,如电站锅炉本体、发电厂的汽、水、烟、风管及燃烧器等悬吊部分,以及石油、化学工业中需要此类支承的地方。
目前,在对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进行维护时,需要对弹簧的状态进行检测评估,对发生老化的弹簧,需要及时进行更换,现有的更换方法大多是对整体恒吊进行更换或借助锁定销轴保证回转框架固定,前一种方法更换过程复杂,消耗成本大,后一种方法在插入锁定销轴后,一旦更换弹簧,回转框架定会微转,并难以固定处于不同位置的回转框架,且这两种方法都会对管道产生一定影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维护的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维护的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由第一顶板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顶板两侧下方的第一侧板组成,且第一顶板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两双孔耳板,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回转框架,固定框架底部设有前压板,所述回转框架由第二顶板和对称设置在第二顶板两侧下方的第二侧板组成,所述回转框架通过主轴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且回转框架上位于主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吊杆,右侧转动连接有拉板,所述回转框架上位于吊杆的左侧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回转框架正上方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右段设置在第一顶板顶部的两双孔耳板之间,且右端底部设有向左弯曲呈钩状的卡接件,所述第一顶板的右端卡接在滑轨的卡接件内,所述滑轨底部设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底部设有竖直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呈与固定块相适配的倒“凵”状,且固定件两侧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前压板底部竖直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中部设有拉板导向筒,所述前压板中部设有与拉板导向筒相适配的通孔,且拉板导向筒的顶端设置在通孔内,所述拉板下段可滑动的设置在拉板导向筒内,且拉板底部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底部连接有中压板,所述外筒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拉板导向筒外,且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前压板和中压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上下端内侧分别设有限位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筒的外径与弹簧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部设有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回转框架上设置固定块,以及在回转框架上方设置可与固定块配合锁固且能调整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的固定件,从而能对处于不同高度和位置的回转框架进行锁固,并能使得管道的支撑力从弹簧转移到固定件和主轴上,进而在完全不影响悬吊的管道基础上,可对弹簧、回转框架上的拉板等其他部件进行更换,方便快捷,效率高,并降低了更换成本;滑轨右端底部采用了钩状的卡接件,使得在不需要进行锁固时,可将滑轨拆下,并能适用于市场上现有的所有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方便维护的LHE型恒力弹簧支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固定框架,2-第一顶板,3-第一侧板,4-双孔耳板,5-回转框架,6-第二顶板,7-第二侧板,8-前压板,9-主轴,10-吊杆,11-拉板,12-固定块,13-滑轨,14-卡接件,15-移动小车,16-伸缩杆,17-固定件,18-外筒,19-拉板导向筒,20-拉杆,21-中压板,22-弹簧,23-固定销,24-限位套筒,2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恒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恒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8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