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96864.3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左军超;朱海荣;刘小旦;吕超群;姚华军;徐佳济;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能量 传输 密封 光纤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电火工品常用的点火起爆系统为热电阻点火起爆系统,电阻式火工品点火系统的电路产生的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强射频和静电等信号会对空间及线缆产生瞬态的电磁干扰,会威胁设备的正常工作。热电阻式点火装置中的桥丝和引线与药剂直接接触而带来的桥丝或桥带的腐蚀,影响点火装置的可靠性,同时电火工品中桥丝或桥带、桥路电阻以及绝缘电阻容易随存储周期和使用环境而变化,使桥路电阻以及绝缘电阻不合格从而导致电火工品不发火或发火失效等问题。火工品中的点火电路在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存在误点火或点火失效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常规热电阻点火装置的缺点和安全隐患,用激光点火系统代替传统的电点火工品的热电阻点火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外形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好、标准化程度高;传能光纤通过端面接触式耦合方式直接与火药接触,激光能量耦合效率高,并且在该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透射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用于在线检测光路的损耗,测试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能量传输的单芯密封光纤连接器,包括前端壳体、陶瓷套管、陶瓷插芯、支撑圈、传能光纤、后端壳体;陶瓷插芯安装在后端壳体一端,传能光纤从后端壳体另一端的内腔端面上的端面小孔穿入并插入陶瓷插芯中心孔内,传能光纤两端分别与陶瓷插芯端面、后端壳体内腔端面平齐;陶瓷套管安装在前端壳体中心台阶孔内,通过支撑圈进行轴向定位;前端壳体安装在后端壳体的一端,陶瓷插芯穿过支撑圈的中心孔,并插入陶瓷套管中。
所述后端壳体通过侧壁上的灌胶孔注入353ND环氧树脂胶,353ND环氧树脂胶注满陶瓷插芯和后端壳体之间的区域,353ND环氧树脂胶固化后固定传能光纤。
所述前端壳体通过中心孔端部的内螺纹与后端壳体外螺纹配合连接,并通过螺纹锁固密封胶进行螺纹防松。
所述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的连接面处均匀分布漆封点,判别使用过程中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的螺纹连接是否出现松脱。
所述前端壳体为回转体,前端壳体上的中心孔为台阶孔,支撑圈通过前端壳体中心孔的台阶面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点火系统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采用光纤与火药直接接触的耦合方式,能够提高激光点火系统激光能量的耦合效率,降低系统点火阈值;光纤与壳体采用大长径比的微小孔灌胶封装,密封结构简单,操作实现方便;在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增透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并利用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实现激光点火光纤链路损耗的在线检测,具有检测结构简单、检测激光对药剂影响小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采用105um/125um大芯径光纤配合标准的φ2.5mm陶瓷插芯传输激光能量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对接结构稳定、可靠,插入损耗小;采用传能光纤直接与火药接触的耦合方式,实现激光能量的高耦合效率;采用在金属壳体内加工大长径比的微小深孔并灌胶对传能光纤进行封装,实现光纤连接器内部高强度的密封;采用在光纤端面上蒸镀能透过点火激光的增透膜和能反射检测激光的反射膜实现光纤链路的在线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6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