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拉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6171.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鹏;罗俊明;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南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8 | 分类号: | B21C1/08;B2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拉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装置,具体是一种电缆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的金属材料进行拉丝处理,使原材料的直径变小,满足生产要求,在实际的拉丝过程中,金属线的直径是通过多次拉拔逐渐变小的,现有的金属拉丝机由于多个眼模座和塔轮排列成一行并安装在箱体上,故该金属拉丝机的长度约为十几米,占地面较大,不适用于普通车间,同时由于金属与拉丝滚轮之间剧烈摩擦以及金属拉丝过程中金属内部组织运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尽可能快的降低金属变形温度,提高金属线的质量。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许多拉丝机,许多电缆拉丝的过程不是很均匀,而且降温过程一般采用喷淋或者水浸的方式,喷淋需要增加水泵电机,会提高设备成本,水浸泡的方式大多采用拉完丝再对其降温或者在拉丝全程采用整体降温形式,但是在多级拉丝的过程中电缆就容易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在拉丝过程中就会产生受热形变拉断的情况,最理想的状态为在每级拉丝完成后就对电缆进行降温,然后紧接着再进行二次拉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拉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拉丝装置,包括出水口、出水阀、拉丝水箱、拉丝滚筒、滚筒轴、模具台、拉丝眼模、电缆、进线滑轮、滑轮支撑架、出线眼模、出线滑轮、线盘、电缆支架、电缆线束、支架底盘、底盘转轴、电机底座、收线电机、导向滑轮、轴承,所述电缆线束套在电缆支架上,所述电缆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架底盘,所述支架底盘的中心设有底盘转轴,电缆由电缆线束引出,电缆由进线滑轮进入拉丝水箱,所述进线滑轮支撑在滑轮支架上,滑轮支架固定在拉丝水箱的侧壁上,电缆通过进线滑轮后与导向滑轮相连,所述导向滑轮的转轴固定在拉丝水箱的内壁上,所述拉丝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出水阀,拉丝水箱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拉丝滚筒,拉丝滚筒的内圆台侧固定有滚筒轴,滚筒轴支撑在轴承中,所述轴承设在拉丝水箱的内壁上,所述两个拉丝滚筒之间设有模具台,模具台的每层台阶上都设有两个拉丝眼模,所述电缆从下到上依次穿过拉丝眼模并由内向外依次缠绕在拉丝滚筒的外表面上,电缆最终通过出线眼模穿出拉丝水箱,所述出线眼模位于拉丝水箱右侧壁内,出线眼模的右侧设有出线滑轮,所述出线滑轮由滑轮支撑架固定在拉丝水箱的右侧外壁上,所述出线滑轮下方设置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固定在拉丝水箱的右壁上,所述收线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收线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线盘,所述电缆经过出线滑轮缠绕在线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丝滚筒呈漏斗形,拉丝滚筒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向上的凹槽,凹槽直径由下至上逐步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轴呈螺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与滚筒轴的连接处设有防水密封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具台呈阶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丝眼模为一侧孔径大一侧孔径小的钢制圆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丝眼模随着模具台由下至上孔径依次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漏斗形的拉丝滚筒表面的多级螺旋向上的凹槽大大增加了拉丝的长度和效率,孔径逐步变小的拉丝眼模也很好的契合直径不断变大的拉丝滚筒凹槽,使得电缆的拉丝过程更加均匀舒缓,不易被拉断,拉丝滚筒每转一圈,被拉丝后的电缆正好进入水中冷却半圈,在每阶拉丝眼模拉丝过后的炙热电缆都能很好的进行冷却,实现了每级拉丝的降温功能,减少了电缆过热容易发生形变被拉断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缆拉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缆拉丝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电缆拉丝装置中电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缆拉丝装置中拉丝滚筒和滚筒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缆拉丝装置中模具台和拉丝眼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缆拉丝装置中拉丝眼模的主视图。
图7为电缆拉丝装置中拉丝眼模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南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南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6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