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水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4934.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4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质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混凝土 水泥砖 人行道砖 复合式 本实用新型 基层 多片 透水 地面积水 复合基层 水平布置 钢丝网 可透水 等宽 渗入 积水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水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包括钢渣混凝土基层,钢渣混凝土基层上嵌设有水泥砖单元,钢渣混凝土基层的底部、侧部上包设有钢丝网,水泥砖单元包括水平布置的多片水泥砖,上述多片水泥砖中的相邻水泥砖间设有等宽的间隔,上述间隔内的钢渣混凝土基层的表面高度低于水泥砖的表面高度,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表面上的积水通过上述间隔内的钢渣混凝土基层渗入地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透水的钢渣混凝土复合基层,具有能够快速排除地面积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人行道砖,特别涉及一种透水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属于建材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是建筑材料结构层主要原料,由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成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水泥砖广泛应用于院落、走道等场合的地面构筑,人行道地面通常采用水泥砖铺成,现有的人行道地面采用普通水泥砖砌成,不透水,不利于排除地面上的积水,采用下铺砂石结构的地面虽然排水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地面易变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透水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了可透水的钢渣混凝土复合基层,解决了现有方案无法有效排除地面积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透水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包括钢渣混凝土基层,钢渣混凝土基层上嵌设有水泥砖单元,钢渣混凝土基层的底部、侧部上包设有钢丝网,水泥砖单元包括水平布置的多片水泥砖,上述多片水泥砖中的相邻水泥砖间设有等宽的间隔,上述间隔内的钢渣混凝土基层的表面高度低于水泥砖的表面高度,钢渣混凝土复合式人行道砖表面上的积水通过上述间隔内的钢渣混凝土基层渗入地下。
进一步,本方案的水泥砖单元包括形状相同的正三棱柱水泥砖A、正三棱柱水泥砖B,正三棱柱水泥砖A、正三棱柱水泥砖B的下部嵌入钢渣混凝土基层,正三棱柱水泥砖A的上表面A、正三棱柱水泥砖B的上表面B呈水平布置,上表面A与上表面B的相邻边呈平行布置,上表面A与上表面B的非相邻边外侧设有钢渣混凝土基层的外沿包边层。再进一步,上表面A与上表面B的相邻边间隔的宽度是钢渣混凝土基层外沿包边层的宽度的2倍。
进一步,本方案的水泥砖单元包括形状相同的正四棱柱水泥砖A、正四棱柱水泥砖B、正四棱柱水泥砖C、正四棱柱水泥砖D,正四棱柱水泥砖A、正四棱柱水泥砖B、正四棱柱水泥砖C、正四棱柱水泥砖D的下部嵌入钢渣混凝土基层,正四棱柱水泥砖A的上表面A、正四棱柱水泥砖B的上表面B、正四棱柱水泥砖C的上表面C、正四棱柱水泥砖D的上表面D呈水平布置,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呈“田”字形布置,上述“田”字形布置的外侧设有钢渣混凝土基层的外沿包边层。再进一步,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间的相邻边间隔的宽度是钢渣混凝土基层外沿包边层的宽度的2倍。
进一步,本方案的水泥砖单元包括形状相同的正五棱柱水泥砖A、正五棱柱水泥砖B、正五棱柱水泥砖C、正五棱柱水泥砖D、正五棱柱水泥砖E、正五棱柱水泥砖F,正五棱柱水泥砖A、正五棱柱水泥砖B、正五棱柱水泥砖C、正五棱柱水泥砖D、正五棱柱水泥砖E、正五棱柱水泥砖F的下部嵌入所述钢渣混凝土基层,正五棱柱水泥砖A的上表面A、正五棱柱水泥砖B的上表面B、正五棱柱水泥砖C的上表面C、正五棱柱水泥砖D的上表面D、正五棱柱水泥砖E的上表面E、正五棱柱水泥砖F的上表面F呈水平布置,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上表面E沿上表面F周向等距分布,上表面F与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上表面E的相邻边呈平行布置,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上表面E间的非相邻边外侧设有钢渣混凝土基层的外沿包边层。再进一步,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上表面E中的相邻两上表面间设有填缝三棱柱水泥砖,填缝三棱柱水泥砖的下部嵌入钢渣混凝土基层,填缝三棱柱水泥砖的上表面G呈水平布置,上表面G与相邻的上表面间设有等宽的间隔。再进一步,上表面F与上表面A、上表面B、上表面C、上表面D、上表面E的相邻边的间隔的宽度是钢渣混凝土基层外沿包边层的宽度的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质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质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4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园林艺术步行道板
- 下一篇:一种仿石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