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5267.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王全任;陈博洋;吴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7 | 分类号: | H02K9/197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由于驱动电机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油耗和纯电动续驶里程,因此驱动电机的扭矩、转速、功率、效率等都是关键的性能指标。
在众多新技术中,驱动电机与变速箱集成化是一项明显的发展趋势。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上,驱动系统的集成形式一般采用驱动电机与变速箱简单的机械结构集成,应用连接法兰连接变速箱端面和电机端面,用联轴节将电机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起来。
驱动电机采用水冷却形式,采用铝合金铸造加工冷却机壳结构和冷却水流道,电机定子与冷却机壳采用热套工艺实现紧密配合。由于冷却水与定子外表面间隔着机壳,冷却水流动在电机定子的外部,带走电机定子通过外壳体传导过来的发热量。这种水冷却形式,缺点是只能冷却电机定子,无法冷却电机转子,电机绕组和轴承,导致电机的效率低,峰值功率和峰值扭矩的持续时间短,额定功率小。另外,由于无法冷却电机转子,对于带有永磁体的电机转子,存在永磁体温度过高,导致不可逆退磁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冷却电机转子的驱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冷却电机转子的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驱动电机从内向外依次包括转轴、衬套、转子支架、转子和定子,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转子支架套设在所述衬套外,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子支架外,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外侧,所述转轴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转轴上还开设有从所述第一空腔通向外表面的第一出油孔,所述衬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的第二出油孔,所述转子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油孔连通的第三出油孔。进一步地,所述衬套的中心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衬套的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支架的外表面开设有轴向沟槽,所述第三出油孔的出口位于所述轴向沟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两块动平衡板,两块所述动平衡板位于所述转子的轴向前后两端面;
所述动平衡板上开设有径向油槽;
所述转子支架上还开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与所述轴向沟槽和所述径向油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变速箱壳体内部,所述定子与所述变速箱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中泵入变速箱冷却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有外花键,所述转轴与所述衬套通过花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与所述转子支架通过热套工艺装配,实现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支架与所述转子通过键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由多片转子冲片叠加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空腔中通入冷却油,冷却油从第一空腔依次流入第一出油孔、第二出油孔和第三出油孔,冷却油从第三出油孔流出后,进入到转子支架的外表面。由于转子支架的外表面与转子接触,当转轴转动时,利用离心力将冷却油甩向转子,对转子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机转子的冷却。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系统的驱动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C-C处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系统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系统的衬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系统的转子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系统的动平衡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转轴2-衬套 3-转子支架
4-转子5-定子 6-动平衡板
11-第一空腔 12-第一出油孔21-第二出油孔
22-第二空腔 31-第三出油孔32-轴向沟槽
33-环形油槽 61-径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5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散热型永磁同步电机
- 下一篇:铰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