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式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4947.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延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杜鹃花 |
地址: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传输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吸式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或相变介质(PCM - 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基于相变介质的蓄热和放热可进行热量传输。
2015年8月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204535088 U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能量传输系统,该能量传输系统具有压缩器、控制阀、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第一热交换器,用于使流经其中的第一介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二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第二热交换器,用于使流经其中的第一介质把热量传输给外界。压缩器、控制阀、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闭合的回路。压缩器对从第一通道进入其中的第一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压缩。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一介质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流通。压缩器及控制阀使得第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压力不同于第二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压力并且第一介质在回路的不同区段处于不同的物态。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热量传输的过程中还需外加设备实现介质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之间的物态变化以实现热量传输以及介质流动,能量转换有限,存在能量损失。
如何提供一种传热装置,该传热装置中相变介质在传热装置循环过程中可自发进行物态变化以及流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吸式传热装置,来解决传热装置不支持相变介质自发进行物态变化及流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自吸式传热装置,包括相变介质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放热罐体、储液罐体和吸热罐体,吸热罐体和放热罐体均为导热罐体,吸热罐体上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液口,放热罐体的底部以及储液罐体的底部均开设有出液口,放热罐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储液罐体上还开设有进液口,吸热罐体的出气口和放热罐体的进气口之间连通有导气管,放热罐体的出液口和储液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导液管,储液罐体的出液口和吸热罐体的进液口之间连通有输液管,吸热罐体和储液罐体内均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导气管内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用于实现气相的相变介质由吸热罐体至放热罐体的单向流动,吸热罐体的进液口处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闭合输液管的联动开关,联动开关与气体单向阀连接,气体单向阀导通时能够带动联动开关导通,气体单向阀闭合时能够带动联动开关闭合。
其中,吸热罐体放置待吸热产品或设备处,吸热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吸收热量气化为气相的相变介质,当吸热罐体内气相的相变介质积累到一定量后,导气管内气体单向阀导通,则气相的相变介质由吸热罐体通过导气管流入放热罐体内,放热罐体内气相的相变介质放热液化为液相的相变介质,且放热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通过导液管流入到储液罐体内,在气体单向阀导通的同时,联动开关开启,输液管导通,储液罐体内液相的相变介质可由输液管流入到吸热罐体内,从而相变介质在上述吸热罐体、导气管、放热罐体、导液管、储液罐体以及输液管组成的传热循环回路中流动,在无外力的辅助下,相变介质可在传热循环回路中进行物态变化和流动。
进一步的,储液罐体为绝热罐体,导气管、导液管和输液管均为绝热管道。
进一步的,导液管内设置有液体单向阀,液体单向阀用于实现液相的相变介质由放热罐体至储液罐体的单向流动。
进一步的,放热罐体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连通有气球。
进一步的,吸热罐体的出气口和吸热罐体的进液口均开设于吸热罐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的,联动开关包括杠杆和传动弹簧,杠杆的两端分别为开关端和联动端,杠杆的开关端上设置有能够伸入输液管内以实现输液管闭合的阻塞块,上述杠杆通过其中部横向铰接在吸热罐体内,杠杆的开关端延伸至吸热罐体的进液口,杠杆的联动端延伸至吸热罐体的出气口处,传动弹簧连接在杠杆的联动端和气体单向阀的阀芯之间,且传动弹簧与气体单向阀的弹簧并列设置,气体单向阀和传动弹簧配合能够带动杠杆在竖直面内摆动并通过阻塞块实现输液管的导通和闭合。
进一步的,放热罐体的进气口开设于放热罐体的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延,未经张洪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4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水板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蓄热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