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射线成像检测辐射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83489.9 | 申请日: | 201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向真;张欣;唐峰;黄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警戒带 辐射屏蔽 定向式 警报 本实用新型 报警系统 辐射剂量 控制区 射线源 主单元 子单元 报警 检测 边界设置 辐射区域 技术参数 自身位置 声学 评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检测辐射报警系统,包括:围绕定向式X射线源并沿定向式X射线源的控制区边界设置的辐射警戒带;设置在辐射警戒带之外并位于定向式X射线源后方的辐射屏蔽物;设置在辐射屏蔽物后方的辐射报警主单元以及沿辐射警戒带外缘设置的多个辐射报警子单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同时使用了辐射警戒带、辐射屏蔽物、光学警报以及基于辐射剂量值的声学警报,能进行多方位提醒,避免检测工作人员自身位置不当、射线源技术参数设置不当或未及时关闭射线源,防止外来人员误入检测现场辐射区域;同时,检测人员能够根据辐射警报主单元与辐射报警子单元掌握辐射警戒带沿线的辐射剂量,进而评估辐射控制区划定的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成像检测辐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X射线成像检测是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它是利用X射线易于穿透物体且在穿透物体过程中受到吸收和散射而衰减的性质,在感光材料上获得与物体材料和结构相对应的黑度不同的图像。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焊缝、封闭设备内部部件检测。由于X射线是一种能引起物质电离的电离辐射,为了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避免无关人员误入作业现场,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开展实验室以外的X射线现场检测工作时,亟需一种能有效提示辐射警戒区的系统及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检测辐射报警系统,能对X射线成像现场检测进行有效提示和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射线成像检测辐射报警系统,包括:
围绕定向式X射线源并沿定向式X射线源的控制区边界设置的辐射警戒带;
设置在所述辐射警戒带之外并位于定向式X射线源后方的辐射屏蔽物;
设置在所述辐射屏蔽物后方的辐射报警主单元以及沿所述辐射警戒带外缘设置的多个辐射报警子单元。
其中,控制区边界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大于15微希沃特每小时。
其中,所述辐射屏蔽物是是混凝土墙体或铅板。
其中,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一光学报警模板和第一声学报警模块,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所处位置的辐射剂量值,所述第一光学报警模块设计为常开状态,用于持续进行光学报警提示,所述第一声学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所处位置的辐射剂量值超过预设的声学报警阈值时,进行声学报警。
其中,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第二光学报警模板和第二声学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所处位置的辐射剂量值,所述第二光学报警模块设计为常开状态,用于持续进行光学报警提示,所述第二声学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所处位置的辐射剂量值超过预设的声学报警阈值时,进行声学报警。
其中,所述声学报警阈值根据计算的控制区边界周围剂量当量率设定。
其中,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还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的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值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间的无线传输,传输到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
其中,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的辐射剂量值,以及显示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的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的辐射剂量值,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的辐射剂量值,所述辐射剂量值用于提示作业人员及时关闭定向式X射线源或调整其功率。
其中,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显示的辐射剂量值及声学报警情况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所述辐射警戒带、所述辐射报警主单元及所述辐射报警子单元的位置,以及是否需要增设所述辐射屏蔽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34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