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竹种子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1159.6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奂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8 | 分类号: | A01G9/18;A01G9/24;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034 云南省昆明市新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竹 种子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被培植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竹种子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排放污水的也不断的增加,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在水体污染治理中,水竹等植被的移植绿化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水竹培植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扦插枝条的方式,二是通过水竹种子播种培植,而对于水竹种子播种培植,一般都是先采用培养液进行种子诱导发芽,然后再移植到温室大棚中进行育苗,而且,在育苗过程中,水竹幼苗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对环境温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度等进行严格的调控,特别是萌芽期,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胚芽熟化,影响种子萌芽率,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幼芽受冻,影响幼芽成活,但是现有的育苗装置中(如育苗棚、苗床等)多采用薄膜覆盖保温培植,温度过高时,通过人工掀开薄膜降温,此种育苗方式无法对温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不便于管理。水竹习性喜水,在幼苗期,对幼苗还需进行灌溉,而现有的育苗装置无法实现自动化灌溉,人工劳动强度大,此外,育苗过程过程中,幼苗的成长还会受到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影响,而现有育苗装置中,没有相应结构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控,幼苗成活率低。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水竹种子育苗装置进行改进,以提高水竹种子育苗成活率,并提供适应水竹生长的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竹种子育苗装置,可对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进行调控,保证水竹幼苗成活率,同时可实现自动灌溉,管理更为自动化和人性化,能有效减轻培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水竹种子育苗装置,包括棚体、调节子系统、监测子系统和用于给各用电单位供电的电源;所述的调节子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器、湿帘、湿帘风机、加热器、喷雾管、雾化喷头、喷雾电磁阀、灌溉管、灌溉喷头、灌溉电磁阀、通风扇、CO2发生器、补光灯、卷帘机、杀虫灯和GSM模块II。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控制器均设置在棚体的前墙壁上,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棚体底部的土壤层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均通过A/D转换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湿帘嵌入设置在棚体的右侧墙上,湿帘的外侧设置有湿帘风机,湿帘风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加热器和CO2发生器均设置在棚体的右墙壁上,且均与控制器连接,通风扇设置在棚体左侧墙上,补光灯通过拉线悬挂设置在棚体顶部内壁上,卷帘机设置在棚体顶部,且卷帘机的卷帘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喷雾管和灌溉管均架设在棚体内部上空位置,且均与外部水源出口连通,喷雾管上设置有喷雾电磁阀和雾化喷头,灌溉管上设置有灌溉电磁阀和灌溉喷头,喷雾电磁阀和灌溉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杀虫灯通过立柱设置在棚体底部的土壤层上方,杀虫灯通过延时继电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内部还设置有一个GSM模块II,所述的监测子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测室的监测上位机、设置在监测上位内部并与监测上位机连接的GSM模块I和手机终端,GSM模块I和手机终端均通过GSM网络与调节子系统中的GSM模块II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一个电路故障报警装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为太阳能光伏电池。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杀虫灯为单色黄光的频振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进行检测,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发出相应指令,并通过驱动器等驱动各个调节机构工作,以实现对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进行调节,以适应水竹的生长习性,调控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水竹种子育苗的自动化管理,在保证对各环境因素进行高精度调节的同时更能有效减少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杀虫灯,通过杀虫灯可有效减少害虫对水竹植株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长江绿海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1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艺花棚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大棚卷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