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黑水虻养殖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2862.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安新城;徐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刘明星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化 生产线 黑水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黑水虻养殖盘。
背景技术
在黑水虻生物转化餐厨垃圾的自动化生产线中,最小的养殖单元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养殖盘,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养殖盘定量装载餐厨物料后,盘底有变形现象,在传送装置上无法行进;2)当物料湿度稍大时,黑水虻幼虫会从养殖盘中爬出;3)养殖盘在传送装置上行进时,由于惯性原因会产生稍许位移,常常导致转弯时被限位杆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黑水虻养殖盘,以提高黑水虻养殖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黑水虻养殖盘,所述养殖盘底面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养殖盘侧壁外沿设有防逃逸槽,所述防逃逸槽开口朝内,底面边沿和养殖盘外沿相接,顶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向下倾斜,所述养殖盘底部还设有多个防滑垫。
所述加强筋为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与水平面夹角大于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养殖盘底面设置加强筋,能提高养殖盘底面的抗压能力,防止养殖盘在装载餐厨物料后,产生剧烈变形;养殖盘底面贴防滑垫,养殖盘在传送装置上行进时不会产生位移;防逃逸槽能够使试图逃出养殖盘的黑水虻幼虫重新掉进养殖盘中,阻止黑水虻幼虫的逃逸,提高了黑水虻养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养殖盘的正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加强筋,2-防逃逸槽,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黑水虻养殖盘,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尺寸为长900mm*宽500mm*高250mm,四个侧壁向外倾斜成倒梯形。为了提高养殖盘的装载能力,减少养殖盘的变形,在养殖盘底面设有至少一条加强筋1,该加强筋1为从底面向上压制而成的凹槽结构,其侧壁与水平面夹角为45°~90°,根据强度要求,可灵活设置加强筋1的数量及布置方向,其均为常规技术。为了防止黑水虻幼虫爬出养殖盘,在养殖盘四个侧壁外沿均设有防逃逸槽2,防逃逸槽2开口朝内,其底面外沿和养殖盘外沿相接,顶面与水平面平行或向下倾斜。黑水虻在直立平面上爬行主要依赖于身体表面水膜的表面张力,当黑水虻爬行防逃逸槽2顶面时,在自重作用下,表面张力降至最低,从而掉落回养殖盘中。为了防止养殖盘在传送过程中,产生滑动,在养殖盘底部还设有多个防滑垫3。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昆虫养殖室防逃逸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黑水虻雏虫自动分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