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莓种植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7127.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63502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种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莓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莓种植固定带。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蓝莓果肉细腻,风味独特,酸甜适度,又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蓝莓植株栽种后有一段时间的缓根期,缓根期内植株根部尚未抓土,在外力的作用下,植株极易发生倾斜或倒伏,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严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蓝莓挂果后,植株受果实重力的影响容易倾斜,对于蓝莓的正常生长有极坏的影响。蓝莓为灌木,植株矮小,枝条丛生,对蓝莓进行拉枝整形,使枝条分布均匀,各枝条上的叶片和果实均能得到阳光照射,不仅促进了植株生长,且大大提高了果实的口感,拉枝整形也避免了枝条之间的果实相互挤压,提高蓝莓产量。
现有技术中,蓝莓在栽培种植后需要用木桩或者钢架配合钢丝缠绕来固定植株、调整植株形态。然而,木桩或钢架体积较大,搬运不便,安装不便,位置调整不便,且难以实现植株的全方位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木桩或钢架体积较大,搬运不便,安装不便,位置调整不便,难以实现植株的全方位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莓种植固定带,该固定带体积小,便于搬运和安装,便于移位,能够对植株进行全方位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莓种植固定带,包括外壳和皮卷尺,外壳包括环形槽状的壳体,壳体底部设有刺钉,壳体顶部设置有壳盖,壳盖与壳体螺栓连接;壳体内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圈,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隔板,隔板设有隔板通孔,安装圈穿过隔板通孔与隔板活动连接,皮卷尺设置于相邻隔板之间,皮卷尺内设置有柔性的皮带,皮卷尺外壁设有固定环,隔板之间的安装圈穿过固定环与皮卷尺活动连接,壳盖于皮卷尺上方设置有卷尺出口,皮带穿过卷尺出口,皮带外端设有限位块,壳盖顶部设有靠近卷尺出口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定位柱包括柱体,柱体顶部设有定位凸起。
进一步地,定位柱顶部包括柱体,柱体设有定位槽。
进一步地,安装圈设有用于更换皮卷尺的更换缺口,更换缺口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圈两端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与安装圈两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皮卷尺与隔板一一对应设置,皮卷尺、隔板的数量均为8个。
进一步地,刺钉与壳体底部铰接。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利用带刺钉的外壳替代木桩或钢架,体积小,便于运输和安装,且便于移位,能够重复使用;该蓝莓种植固定带利用可伸缩的皮卷尺代替钢丝,不伤植株,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出皮带的长度,实用性更好,皮卷尺不生锈,使用年限长,绑扎好的皮带解绑后也能重复使用;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皮卷尺,能够对植株进行全方位固定,固定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的壳盖与壳体螺栓连接,安装圈设有用于更换皮卷尺的更换缺口,更换缺口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圈两端的连接套筒,打开壳盖,旋开连接套筒,取出安装圈,能够对皮卷尺进行更换,避免因皮卷尺损坏影响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除去外壳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的安装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蓝莓种植固定带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二;
图中标记:1-外壳、2-皮卷尺、3-壳体、4-刺钉、5-壳盖、6-安装圈、7-隔板、8-隔板通孔、9-皮带、10-固定环、11-卷尺出口、12-限位块、13-定位柱、14-定位凸起、15-定位槽、16-更换缺口、17-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7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光温室内循环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寒防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