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4114.8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弘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触点间隔的快动机构,对其灵敏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现有的微动开关的弹触机构通常使用弹簧或向下凹陷的弹片,该结构复杂且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且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通常需要多次折弯才可成型,制造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所以,设计一种即保证了微动开关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又使得微动开关的结构简单,工序简单易于制造,制造难度低,成本低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旨在简化微动开关的结构,使其工序简化,易于制造,成本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动开关,包括相互卡接的上盖和底壳,上盖和底壳之间设置有微动机构,所述微动机构包括常开端子、常闭端子和公共端子,以及一端卡接于公共端子,另一端设置于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中间并在常态时连接于常闭端子的弹触机构,所述弹触机构连接公共端子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按压机构,所述弹触机构包括弹片、舌片和弹片触点;所述舌片为向上凸出于弹片的弧形结构,且舌片的一端与弹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公共端子卡接。
优选的,所述公共端子的一端设置了支撑弹片的第一固定端和卡住舌片的第二固定端。
优选的,所述弹片上设置了供公共端子的第一固定端穿过固定的第一通孔和供第二固定端穿过固定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一卡口的第一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舌片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卡口的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常开端子的一端折弯形成支撑常开触点的第一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常闭端子的一端折弯形成支撑常闭触点的第二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弹片触点位于所述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之间。
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钮和包裹按钮的硅胶帽,所述底壳和上盖相应设置了供按钮穿过固定的第三通孔。
优选的,所述按钮和硅胶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片上设置向上凸起的舌片,并将其一端卡接在穿过第二通孔的第二固定端的卡口上,使得按钮释放压力后,舌片回弹使弹片触点回归到接触常闭触点的位置,该结构既简单,还节省了微动开关的内部结构空间;而且通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设置,使得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只需要通过一次折弯即可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与制造难度,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共端子、常开端子和常闭端子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共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硅胶帽;2为按钮;3为上盖;4为弹片;41为第一通孔;411为第一卡槽;42为第二通孔;5为底壳;6为公共端子;61为第一固定端;611为第一卡口;62为第二固定端;621为第二卡口;63为第三固定端;7为常开端子;71为第一支撑座;8为常闭端子;81为第二支撑座;9为常开端子触点;10为常闭端子触点;11为弹片触点;12为舌片;121为第二卡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微动开关,包括相互卡接的上盖3和底壳5,上盖3和底壳5之间设置有微动机构,该微动机构包括常闭端子8、常开端子7、公共端子6、弹触机构和按压机构。
其中常闭端子8、常开端子7和公共端子6的一端从右到左依次和底壳5卡接;常闭端子8和常开端子7的另一端分别居于底壳5内部右端的上方和中部,公共端子6的另一端设于底壳5内部左端的中上方;如图5、图6所示,公共端子6上设置有第一固定端61、第二固定端62和第三固定端63,第一固定端61上设置有第一卡口611,第二固定端62上设置有第二卡口621,第三固定端63卡设在底壳5上;常开端子7由卡接于底壳5上的一端向上延伸并折弯形成第一支撑座71,第一支撑座71上设置有常开端子触点9;常闭端子8由卡接于底壳5上的一端向上延伸后折弯形成第二支撑座81,第二支撑座81上设置有常闭端子触点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弘宝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弘宝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4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两步成型产品折弯部的模具
- 下一篇:汽车冲压件的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