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0304.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鹏;相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G01K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液位温度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仪表是指气体、液体涡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流量计量仪表以及压力开关、差压开关、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液位开关,液位计,温湿度记录仪等工业用仪器。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1.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确实让仪表人十分欣喜。仪表生产之后在运用到实际的社会中需要进行检验是否合格,检测不合格的仪表需要返厂检修,检测合格的仪表才能出厂。但是现在社会中所运用的液位温度检测装置功能单一,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位温度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位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加水口、排水口、阶梯形水槽、滑轮、热电偶温度计和检测口,所述加水口设在箱体右上侧位置,所述排水口设在箱体的左下侧位置,所述阶梯形水槽设在箱体内部,通过阶梯形水槽,可以使被测仪表逐个在各个梯形槽内测量其液位值,在达到收集数据的同时简化了装置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所述阶梯形水槽与箱体连接处通过密封连接,所述滑轮设在箱体下方并通过焊接与箱体固定连接,在箱体上设有滑轮,可以很轻松的移动装置的位置,节省了人力物力的同时使得液位温度检测装置使用更加方面,所述热电偶温度计设在检测口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上,通过被检测仪表得到的数据和热电偶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被测仪表的准确度和合格情况,所述检测口设在箱体上方中间位置。
所述阶梯形水槽是用长度均匀增加并且垂直等间距排列的钢板焊接形成,所述钢板的宽度相等并等于箱体的宽度,采用阶梯形水槽可以使得水箱内部划分为多个测量区域,在达到检测仪表功能同时提供更多的测量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得出检测数据。
所述阶梯形水槽和箱体连接处采用橡胶垫密封,选用密封垫中应用广泛,普及的橡胶垫可以在达到密封要求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
所述滑轮两侧设有三角铁块,通过推动箱体使得滑轮移动到生产规定的位置,之后通过滑轮两侧的三角铁块固定住滑轮,使得装置的位置得到固定,保证了检测环境的稳定。
所述箱体外侧设有刻度尺,当被检测仪表在不同区域的梯形槽内检测时,根据箱体外的刻度尺的读数结合仪表所显示的液位数据对比,清晰明了的展示出被测仪表的准确性和合格情况。
所述检测口上设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的凹槽内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长度与检测口长度一致,所述凹形槽通过焊接固定在箱体上,使得被测仪表在检测时能够在凹形槽内前后滑动,在方便操作的同时提供一个安全的检测环境。
所述凹形槽内矩形口的宽度小于被测仪表的半径,这样可以保证被测仪表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卡进矩形口内,保证了检测过程的顺利。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装置内的梯形槽可以实现连续多次液位检测,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充分,在箱体下设置滑轮使得液位温度检测装置方便移动,在检测装置的上方设有热电偶温度计可以实现通过被检测仪表得到的数据和热电偶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被测仪表的准确度和合格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位温度检测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位温度检测装置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位温度检测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中:箱体1、加水口2、排水口3、阶梯形水槽4、滑轮5、热电偶温度计6、检测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0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