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滤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9968.7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6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巧玲;方昕;汪晓艳;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黄书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滤菌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简易滤菌器,包括过滤壳体,过滤壳体内设有支撑滤板,支撑滤板上贴有滤膜,过滤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上壳体上设有进液口,下壳体上设有出液口,下壳体与支撑滤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方便提取滤膜,对滤膜上的细菌进行培养计数测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滤菌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医学检验和食品检验中,对液体样品进行细菌计数测定时,通常采用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培养后,对菌落进行计数。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薄膜滤菌器,用于在生物类科学研究中灭菌,此薄膜滤菌器中设有以醋酸纤维素为主要材料的滤膜,滤膜上具有均一孔径的穴孔,将待过滤的液体倒入薄膜滤菌器中,超过孔径限度以上的微生物不能通过穴孔,因此液体在滤膜上过滤后细菌便全部留在滤膜上。
但现有的薄膜滤菌器大多为一体结构,滤膜不易取出,不便对滤膜上的细菌进行计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滤菌器,能够方便取出滤膜,对滤膜上的细菌进行计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滤菌器,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内设有滤膜和用于支撑滤膜的支撑滤板,所述过滤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上壳体上设有进液口,下壳体上设有出液口,下壳体与支撑滤板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待过滤的液体从进液口进入过滤壳体内,过滤壳体内设置的滤膜对液体中的细菌进行过滤,支撑滤板用于支撑滤膜,过滤后,细菌留在滤膜上,灭菌后的液体通过出液口排出,将上壳体从下壳上拆下,取出滤膜,即可对滤膜上的细菌培养后进行计数测定。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一方面能进行过滤灭菌,另一方面能方便提取滤膜,对滤膜上的细菌进行计数测定;
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将液体倒入进液口,拆下上壳体,取出滤膜即可进行细菌培养计数。
进一步,下壳体上设有滤膜拆取装置。将滤膜直接置于支撑滤板上,液体过滤后,细菌留在滤膜上,若是用手直接取滤膜,手会沾到细菌,用夹子类的夹具夹取,又由于滤膜与支撑滤板的贴合性较高,而不容易将贴在支撑滤板上的滤膜夹起,甚至有可能将滤膜夹坏,在下壳体上设置滤膜拆取装置取放滤膜,一方面能避免手直接接触滤膜,另一方面能轻松提取滤膜。
进一步,下壳体上设有滤膜夹持机构。滤膜夹持机构能够将滤膜边沿夹住,不影响滤膜对液体进行过滤的同时,能够方便取出滤膜。
进一步,所述滤膜夹持机构包括钳嘴和设置于下壳体两侧的夹柄,夹柄为两个并通过销轴铰接,钳嘴包括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分别固定在两个夹柄顶端。过滤前先将滤膜边沿置于两个夹板中间的空隙处,转动两个夹柄,使两个夹板将滤膜边沿夹紧,液体过滤时,细菌留在滤膜上,不会沾到夹柄,过滤完成后,提起夹柄,滤膜也被提起,避免手直接接触滤膜沾到细菌;另外,夹板式避免将滤膜夹坏。
进一步,上壳体和下壳体螺纹连接。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拧紧,上壳体与下壳体即成为一体结构,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上拧下来,上壳体与下壳体即脱离,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下壳体外侧壁上开有用于放置夹柄的定位卡槽。将夹柄置于定位卡槽中,能够避免夹柄卡住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螺纹,使上壳体与下壳体不能紧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夹柄与上壳体之间螺纹配合。当夹柄卡进定位卡槽中时,夹柄上的螺纹与上壳体之间的螺纹紧密配合,一方面不影响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螺纹连接,另一方面夹柄与上壳体之间的螺纹配合能避免夹柄与上壳体之间产生缝隙,使液体漏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9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