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8871.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杰;陈敬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陵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502;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同轴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现有的射频连接器或同轴射频连接器(coaxial RF connector)有许多规格或型式,较为常见的包括(例如)BNC连接器、MCX连接器、SMA连接器以及SMB连接器等等,与大部分的电连接器一样,射频连接器可区分为成对或相对应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其中,当成对的公、母型式的连接器相互对接后,如何避免电磁信号的泄漏或电磁干扰(EMI),以符合电磁相容(EMC)的规范与要求即成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课题,对此,现有的射频连接器系在公连接器外围套设有一抗电磁干扰垫圈(EMI Gasket),俾当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对接后,该抗电磁干扰垫圈即可实现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然而,对于现有具备抗电磁干扰垫圈的公连接器来说,由于公头型式的射频连接器一般系安装或结合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也即为俗称的板端,因此通常需经过回焊(reflow)制程,如此一来,可能会导致该抗电磁干扰垫圈因无法耐受回焊制程的高温而受损,或者,必须采用较高等级的抗电磁干扰垫圈制品,但如此则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缺失加以改进,即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具备抗电磁干扰垫圈的公连接器的上述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低成本且可靠的抗电磁干扰射频连接器。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信号接头结构,其包含:一母连接器本体,该母连接器本体设有一圆柱状的主体部以及一连接于该主体部一端的环状凸缘,该母连接器本体设有一贯穿该主体部及环状凸缘的中空透孔,该环状凸缘上设有一环形凹槽;一抗电磁干扰垫圈,该抗电磁干扰垫圈容置套设于该母连接器本体的环形凹槽中,且该抗电磁干扰垫圈整体呈连续且封闭的圆环状。
其中,该抗电磁干扰垫圈具有方形的截面。
其中,该环形凹槽设置于该环状凸缘的端面方向上。
进一步的,该环状凸缘分别设有一外环状侧壁与一位于该外环状侧壁的内的内环状侧壁,且该外环状侧壁与内环状侧壁两者呈同心圆分布,用以于该外环状侧壁与内环状侧壁之间形成该环形凹槽。
其中,该环形凹槽设置于该环状凸缘的内壁面方向上。
凭借将抗电磁干扰垫圈设置在母连接头的上,如此可确保该抗电磁干扰垫圈不会受到回焊制程的高温而受损,从而可采用一般等级或规格的抗电磁干扰垫圈,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大幅提高产品可靠度与降低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第二实施例与公连接器对接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母连接器本体;10-主体部;11-环状凸缘;111-外环状侧壁;112-内环状侧壁;12-环形凹槽;13-中空透孔;2-抗电磁干扰垫圈;3-母连接器本体;30-主体部;31-环状凸缘;32-环形凹槽;33-中空透孔;4-抗电磁干扰垫圈;5-公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指明的例外情况,否则术语“连接器”、“连接头”与“connector”是同义的。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分别系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头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与组合示意图,该信号接头结构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陵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延陵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8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直流远程供电的USB充电插座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连接测试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