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6779.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天然气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包括收集管和渗析箱,所述收集管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渡阀,且所述收集管通过过渡阀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过渡阀由两个恒压管和一个止逆阀组成,且止逆阀设于恒压管之间,所述收集管由梯形管、收集筒和锥形管组成,且收集管设于梯形管和锥形管之间,所述收集筒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收集筒外侧设有渗析柱,所述渗析柱内部固定安装有渗透膜和菱形板组成,且渗透膜固定安装在菱形板之间,所述渗析柱固定安装在渗析箱内部,所述渗析箱由三个隔水箱组成,且在相邻隔水箱之间安装有半透膜,可以有效的防止采集好的气体倒流,同时还可以提高气体采收率和气体长期的供给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石油工业中,天然气的产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非常规能源来说,天然气的采收更是工程师们更加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的非常规气体收集中,主要通过的就是射孔、压裂进而来实现气体采收的,在气体采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气体的采收装置,而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的天然气采集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实际使用效果来说,现有的天然气采集器主要的工作原理都是依赖于地层压力来迫使气体进入采集器的。这种采集装置总的来说,是没有缺陷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会发现,天然气的采收率会比理论的要小,这是由于在长期的采收中,生产井内的气体浓度小,地层压力,会导致天然气倒流,从而使得天然气不能够很好的收集,进而导致低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可以有效的防止采集好的气体倒流,同时还可以提高气体采收率和气体长期的供给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包括收集管和渗析箱,所述收集管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渡阀,且所述收集管通过过渡阀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过渡阀由两个恒压管和一个止逆阀组成,且止逆阀设于恒压管之间,所述收集管由梯形管、收集筒和锥形管组成,且收集筒设于梯形管和锥形管之间,所述收集筒侧壁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收集筒外侧设有渗析柱,所述渗析柱内部固定安装有渗透膜和菱形板,且渗透膜固定安装在菱形板之间,所述渗析柱固定安装在渗析箱内部,所述渗析箱由三个隔水箱组成,且在相邻隔水箱之间安装有半透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气孔的内径大小不一,且内径的范围为0.2-0.5mm,所述透气孔不均匀分布在收集筒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菱形板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菱形板对立排列,所述相邻菱形板的剖面形状为“>”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筒和渗析柱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水箱的长和高均不相等,且由下至上长和高逐渐呈公差为5cm的等差数列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倒吸附天然气采集器,通过设置渗透膜和菱形板,能够将井内的气体通过地层压力将其压入收集筒和渗析柱之间的空间内,而不会让地层水进入,且设在外层的隔水箱可以初步防止地层水进入,在收集筒和渗析柱之间的气体通过透气孔进入收集筒,当气体由于地层压力储集到一定程度时,即具有一定的压力时,达到恒压管的限定压力时通过止逆阀进入上层的恒压管,再进入输气管道内输出,整体上来说,通过多次利用渗透膜和半透膜,可以多层次的阻止地层水进入内部而不妨碍气体进入,一方面来说可以提高气体采收率,另一方面使得地层水环绕流动可以长期提供稳定的气流,止逆阀和恒压管等利用,可以进一步防止收集好的气体进入井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渗析柱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6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