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9919.7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王志林;姚红磊;郭孟朝;李萌;刘东峰;雷冲;李明奇;陈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连铸拉坯机 夹紧 水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水冷装置,属于生产设备的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伺服电机上的电机水冷套、减速箱上的减速箱水冷套及与传动轴的外圆周有间隙的传动轴水冷套,电机水冷套为U形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有连通内部的电机水冷套进水口和电机水冷套回水口,减速箱水冷套和传动轴水冷套两者都为两个内部中空的半圆环柱连接,每个半圆环柱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内部的水冷套进水口和水冷套回水口,各进水口和回水口分别连接金属软管。该实用新型通过水冷套将各易损零部件与高温环境隔离,并利用水循环对其进行持续降温,能够明显降低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延长零部件的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的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明显降低拉坯机夹紧臂上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的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连铸技术的迅猛发展,连铸机在冶金生产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拉坯机是连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夹紧臂具有平衡铸坯的下滑力以及调节拉坯速度的功能。拉坯机上的夹紧臂主要由固定架、伺服电机、减速箱、传动轴、轴承座和拉坯辊组成。在工作过程中,伺服电机通过减速箱以及传动轴带动拉坯辊转动,从而控制铸坯的移动速度,固定架不仅起到装载其它零部件的作用还具有隔热功能。在生产过程中,拉坯机周围的环境温度较高,尤其是生产φ800的圆柱坯,温度可以达到200℃以上,在此温度下,传动轴与减速箱的连接处会发生较大磨损,减速箱的密封圈容易被烤化发生漏油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伺服电机在环境温度160℃以上就会烧坏造成生产终止,严重制约了生产。目前,仅仅依靠固定架并不能有效改善上述零部件工作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高,可有效降低夹紧臂各零部件工作环境温度的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水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水冷装置,包括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电机水冷套、安装在减速箱上的减速箱水冷套及安装在固定架上且内壁与所述传动轴的外圆周有间隙的传动轴水冷套,所述电机水冷套为U形且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置有连通内部的电机水冷套进水口和电机水冷套回水口,所述减速箱水冷套为两个内部中空的半圆环柱连接,每个半圆环柱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内部的减速箱水冷套进水口和减速箱水冷套回水口,所述传动轴水冷套为两个内部中空的半圆环柱连接,每个半圆环柱上分别设置有连通内部的传动轴水冷套进水口和传动轴水冷套回水口,各进水口和回水口分别连接金属软管。
所述传动轴水冷套是通过立柱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电机水冷套进水口、所述减速箱水冷套进水口及所述传动轴水冷套进水口的尺寸分别不小于其对应的回水口的尺寸。
所述电机水冷套进水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水泵,所述电机水冷套出水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所述减速箱水冷套进水口,所述减速箱水冷套出水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所述传动轴水冷套进水口,所述传动轴水冷套出水口通过金属软管连接水箱。
所述减速箱水冷套和所述传动轴水冷套都分别为两个内部中空的半圆环柱点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该实用新型产品通过水冷套将各易损零部件与现场高温环境隔离,并利用水冷循环对其进行持续降温,能够明显降低拉坯机夹紧臂上各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温度,延长零部件的工作寿命,杜绝由于高温引起的生产终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连铸拉坯机夹紧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水冷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速箱水冷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水冷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9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