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理除虫栽培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8169.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澧县绿之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6;A01G9/1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地址: | 41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除虫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直农业设备领域,也别是一种物理虫栽培室。
背景技术
现有大棚都是靠喷洒农药除虫,会有农药残留,另外很多靠电网,耗电,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虫栽培室。
这种物理除虫栽培室,包含室体,其特征在于,室体左侧有入气口,入气口下方有盛放台,盛放台分为4段,每段之间有圆柱连接且每段上都有圆槽,盛放台与圆柱倾斜30°布置,盛放台右方有竖直隔板与室体上部,竖直隔板上方有锥形的第一吸气口,第一吸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风机连接,竖直隔板下部有横板与室体连接,室体底部安装有倾斜板,倾斜板与水平面成30°,倾斜板的倾斜方向与盛放台倾斜方向相反,倾斜板上均匀布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中安装有金属网,倾斜板右侧的室体上安装有第二风机,室体底部左侧通过管道安装有捕虫箱,捕虫箱与第三风机连接,捕虫箱中有捕虫网,室体左下角有出气口,出气口与捕虫网连接。
在使用时,由入气口放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第二风机吹入新鲜空气,第一风机吸气,入气口与第二风机入气量之比为3:1;第二风机和入气口的入气量之和与第一风机吸气量之比为1:1,持续15分钟,在此过程中,由于室体上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虫根据趋利避害的特性,会由盆体中和植物上出来,然后掉落到倾斜板上,停机60分钟;这60分钟内,入气口停止进气,第三风机开启,第二风机入气量、第一风机吸气量和第三风机吸气量之比为2:1:1,虫被赶到捕虫网中;上述过程交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虫本身的趋利避害的特性来捕虫,节能且不会有农药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盛放台俯视图
图3.倾斜板俯视图
1、室体,2、入气口,3、盛放台,4、圆柱,5、竖直隔板,6、第一吸气口,7、第一风机,8、横板,9、倾斜板,10、通气孔,11、金属网,12、第二风机,13、捕虫箱,14、第三风机,15、捕虫网,16、出气口,17、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物理除虫栽培室,包含室体1,其特征在于,室体1左侧有入气口2,入气口2下方有盛放台3,盛放台3分为4段,每段之间有圆柱4连接且每段上都有圆槽17,盛放台3与圆柱4倾斜30°布置,盛放台3右方有竖直隔板5与室体1上部,竖直隔板5上方有锥形的第一吸气口6,第一吸气口6通过管道与第一风机7连接,竖直隔板5下部有横板8与室体1连接,室体1底部安装有倾斜板9,倾斜板9与水平面成30°,倾斜板9的倾斜方向与盛放台3倾斜方向相反,倾斜板9上均匀布置有通气孔10,通气孔10中安装有金属网11,倾斜板9右侧的室体1上安装有第二风机12,室体1底部左侧通过管道安装有捕虫箱13,捕虫箱13与第三风机14连接,捕虫箱13中有捕虫网15,室体1左下角有出气口16,出气口16与捕虫网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澧县绿之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澧县绿之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8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