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固定板及骨折固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5266.5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中;石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晓中;石维祥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板 弯折部 骨折固定 板主体 骨折固定板 板体连接件 板体 面弯 骨骼 固定骨折部位 固定踝关节 撕脱性骨折 工具包括 骨折部位 固定效果 螺钉 板面 棒状 可用 塑形 贴合 通孔 | ||
一种骨折固定板及骨折固定工具,涉及骨折固定技术领域。骨折固定板包括板主体和钩抓部。板主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板体连接件,板体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板体连接件呈棒状。板主体具有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体的一端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朝第一板面弯折。第一弯折部的一端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朝第一板面弯折。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构成钩抓部。板主体具有通孔。钩抓部用于钩抓并固定骨折部位,板主体的第一板面用于与骨骼相贴合。骨折固定工具包括螺钉和上述骨折固定板。二者均能固定踝关节骨折部位,对撕脱性骨折有很好的固定效果,还适用于其他部位骨折固定,并可用于骨骼塑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折固定板及骨折固定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踝关节发生的骨折,特别是撕脱性骨折,骨折块一般都比较小,很难利用螺钉进行固定,很多时候螺钉根本固定不了。此外,踝关节骨折很多时候还伴有韧带损伤。踝关节骨折的上述的这些特殊性使得对踝关节骨折部位的固定和对韧带的修复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现有的固定技术和固定板对踝关节骨折的固定,特别是对踝关节撕脱性骨折的固定效果不是很好,骨折部位的固定强度不够高,骨折部位的恢复周期较长,且在恢复期间还可能出现骨折块移位等问题,对患者的恢复状况以及恢复效果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有的固定板一般是针对特定部位的骨折专门设计的,适用面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固定板,其能够很好的固定踝关节的骨折部位,特别是对踝关节撕脱性骨折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有助于骨折部位快速恢复;同时,其仍然适用于其他部位的骨折固定,并可用于骨骼塑形,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骨折固定工具,其能够很好的固定踝关节的骨折部位,特别是对踝关节撕脱性骨折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有助于骨折部位快速恢复;同时,其仍然适用于其他部位的骨折固定,并可用于骨骼塑形,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骨折固定板,其包括板主体和呈钩状的钩抓部。板主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板体连接件,板体连接件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板体连接件呈棒状。板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体的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还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朝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第一弯折部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也朝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构成了钩抓部;板主体还具有从第一板面贯穿至第二板面的通孔。钩抓部用于钩抓并固定骨折部位,板主体的第一板面用于与骨骼相贴合。
进一步地,板体连接件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二者的厚度均与板体连接件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子弯折部和第二子弯折部,第一子弯折部和第二子弯折部沿第一板体的同一边缘相互间隔设置。第二弯折部包括第三子弯折部和第四子弯折部,第三子弯折部位于第一子弯折部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且朝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第四子弯折部位于第二子弯折部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且朝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
进一步地,第一子弯折部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与第一板体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第二子弯折部的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与第一板体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相对第一板体的弯折角度为8°~90°,第二弯折部相对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40°~150°。
进一步地,第二板体的远离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还具有从第一板面贯穿至第二板面的长条孔,长条孔朝第一板体所在的一端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晓中;石维祥,未经罗晓中;石维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5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