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自防水止水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4555.3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姝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姝怡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董红娟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防水 止水 | ||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套管式自防水止水节,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可压缩层,外套管通过可压缩层与内套管连接在一起,内套管与建筑物上下管道相连或套接,外套管固定至建筑墙体或楼板洞口,其中,外套管外侧与建筑墙体或楼板洞口边缘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止水柔性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自带止水柔性材料,无需另行防水工艺,即可实现防水功能,在上下水管道穿越楼层板时,能够很好体现该功能的优势;内套管可在外套管内部自由水平移动,可实现不同楼层止水节错位时的纠偏能力;一次性施工完成,无需吊模施工、多道防水施工,可明显节约施工周期与人工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属于管道安装施工中的一种套管式自防水止水节。
背景技术
居住建筑中,卫生间、洗漱间和厨房上下水管道位置处渗漏现象,一直为难以根治的质量通病。管道穿透楼板的传统工艺采用吊模工艺,需三次成活。由于居住建筑中,上、下水管道分布范围松散,吊模施工位置点多面广,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工程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造成质量管控难度大、施工成本较高、施工管理复杂等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型自防水止水节,以达到既具有自防水性能,还具有避免施工误差引起的扩孔等繁琐工序,节省造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套管式自防水止水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可压缩层,外套管通过可压缩层与内套管连接在一起,内套管与建筑物上下管道相连或套接,外套管固定至建筑墙体或楼板洞口,其中,外套管外侧与建筑墙体或楼板洞口边缘相对应的接触面上设有止水柔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管分为上部分与下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或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管的上部分与下部分连接处处于洞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管与内套管由各类金属管材、铝塑复合管材、聚氯乙烯管材、改性聚氯乙烯管材或其他可塑性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套管可在外套管的内部空间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止水柔性材料由柔性遇水膨胀材料制成;所述的可压缩层由柔性可压缩或拉伸材料制作,并具有不渗水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管外侧设有止水耳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套管式自防水止水节,针对传统施工工艺缺陷进行改进,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自带止水柔性材料,无需另行防水工艺,即可实现防水功能,在上下水管道穿越楼层板时,能够很好体现该功能的优势;
2、内、外套管相结合,并通过可压缩材料连接,外套管与洞口紧密结合,内套管与管道相连,且内套管可在外套管内部自由水平移动,可实现不同楼层止水节错位时的纠偏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施工完成,无需吊模施工、多道防水施工,可明显节约施工周期与人工费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且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部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部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中:1、止水柔性材料;2、可压缩层;3、外套管;4、内套管;5、混凝土材料;6、止水耳板;7、锚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姝怡,未经李姝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4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时设施场地铺装混凝土路面节能砖
- 下一篇:树池型自行车停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