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时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927.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谭炜东;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定时的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促进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慢慢的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智能家居还没普及的环境下,大部分设备是机械构造,需要人为操控,这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充电用电器长时间充电还会招致电池过充电,电池变形、漏液的问题,严重影响到电池的使用以至于影响电器的寿命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而定时插座在给一些设备充电时,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自动断电。这不但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电池使用寿命,还可以保障使用者的人生及财产安全。
目前,已有少量关于定时插座的发明。但总的来说,现有的定时插座结构简单、功能欠缺,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一种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定时插座急需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定时插座,能解决现有充电器产时间通电,导致电池过充电,容易出现电池变形、漏液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时插座,它包括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内设有显示区、插口区以及按键区,在插座主体内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控制芯片以及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连接的电源模块、电流与电压采样模块、继电器、电量计量器、时钟单元,继电器控制端与控制芯片输出口连接,继电器的受控端与开关连接。
上述按键区包括键盘电路。
上述键盘电路为矩阵键盘电路。
上述电流与电压采样模块包括降压采样单元,降压采样单元包括电感主线圈与电感副线圈。
上述显示区包括显示屏。
上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该定时插座能够实现随时预约设置多个启停时间点,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自己输入插座的通电时段。实现电能的节约,减小日常开销。
(2)该定时插座能够显示用电器当前功率及累计耗电量,用户可通过显示屏读取用电器所用电能,实现对用电器用电性能的了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采样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控制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时钟芯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定时插座,它包括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内设有显示区4、插口区9以及按键区5,在插座主体内设有放置腔,放置腔内设有控制芯片1以及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1连接的电源模块2、电流与电压采样模块3、继电器6、电量计量器7、时钟单元8,继电器6控制端与控制芯片1输出口连接,继电器6的受控端与开关10连接。
所述按键区5包括键盘电路。
所述键盘电路为矩阵键盘电路。
所述电流与电压采样模块3包括降压采样单元,降压采样单元包括电感主线圈与电感副线圈。
所述显示区4包括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2与主控制器1的40端子相连接;液晶显示模块4的4、5、6、11、12、13、14端子分别与主控制器1的22、23、24、26、27、28、29端子相连;键盘模块5与主控制器1的14、15、16、17端子相连;
如图4和图5所示,主要通过电感线圈进行降压采样,电阻R1、R3与电感副线圈并联,电阻R2与电感主线圈串联;
如图6所示,图中开关RL1与电感线圈并联,二极管D1与电容器C5及电感线圈并联,电流流过二极管Q1后流向电阻R1和R2,R2接地,R1与主控制器的21端子相连;
如图7所示,图中电感器X1与芯片DS1302并联,芯片DS1302的端子5、6、7分别与主控器1、2、3端子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