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边核磁共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757.2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倪卫宁;米金泰;吴金平;郑奕挺;崔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1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边 核磁共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边核磁共振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NMR)现象于1945年被发现,如今已发展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通过核磁共振进行的无损检测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
然而,相较于传统的核磁共振技术来说,近年来才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单边核磁共振技术还很不成熟。现有的U形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10(参见图1,其中的磁体11与底座一起组成大体上呈U形的形状)或“田”字形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20(参见图3,其中的各个磁体21一起组成大体上呈“田”字形的形状) 在检测区域所产生的磁场的均匀性都较差(参见图2和图4中的磁感线B1和B2)。这导致了装置进行检测的信噪比低,因而分辨率较差、有效率较低。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检测区域产生均匀的磁场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检测区域产生均匀的磁场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边核磁共振装置,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间隔开设置的磁体,所述磁体构造有朝向相对的磁体的弧形的内侧轮廓,相对的所述磁体的所述内侧轮廓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从端部到中间逐渐增大。
这种单边核磁共振装置能够在检测区域处产生相对来说均匀、平整的磁场。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分辨率。另一方面,通过与相应的线圈的配合,这种装置有利于增大检测区域的体积,并由此提高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的所述磁体的所述内侧轮廓之间的距离的从端部到中间的增大率逐渐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轮廓由圆锥曲线的一部分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轮廓由椭圆的一部分形成,所述椭圆的长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椭圆的长轴的长度与所述椭圆的短轴的长度之比为 1∶1至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轮廓的长度占所述椭圆的周长的1∶20至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体还构造有朝向相对的磁体的直线轮廓,所述直线轮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内侧轮廓相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轮廓与所述直线轮廓圆滑地相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对的所述磁体的内侧轮廓分别由同一椭圆的两部分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边核磁共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相对的所述磁体之间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一端与相对的所述磁体中的一个相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一端与相对的所述磁体中的另一个相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二端正对,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位于相对的所述磁体之间的第一参考固定件和第二参考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延伸到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调节杆旋转的所述第一参考固定件的第一配合孔内,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第二端延伸到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调节杆旋转的所述第二参考固定件的第二配合孔内,在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上分别构造有内螺纹,在所述第一配合杆和所述第二配合杆上构造有相匹配的外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这种单边核磁共振装置能够在检测区域处产生相对来说均匀、平整的磁场。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分辨率。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增大检测区域的体积,并由此提高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U形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图1中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在检测区域内产生的磁感线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田”字形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图3中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在检测区域内产生的磁感线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图5中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在检测区域内产生的磁感线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单边核磁共振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共振医学检查用的尿液样本配置试剂盒装置
- 下一篇:仪表成品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