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29822.8 | 申请日: | 2017-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4H1/22;F23C10/18;F23J15/02;F23C10/20;F23M5/0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高志光 |
| 地址: | 15005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体涉及采用炉内脱硫和低氮燃烧技术的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其具有的高效、环保性能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和完善,以及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加速了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及应用。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原始排放是在锅炉外部布置环保装置,解决锅炉出口原始环保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而采用炉外布置环保装置中的脱硫、脱硝设备处理的方式存在脱除效率低、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及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外环保装置中脱硫、脱硝设备存在脱除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及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低排放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分离器、返料器、炉膛、给煤装置、一次风室、二次风箱、高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分离器通过返料器与炉膛连接,炉膛的下部安装有给煤装置和二次风箱,炉膛的底部布置有一次风室;炉膛的出口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高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
返料器上设有石灰石接口,一次风室的宽度与炉膛的宽度比值为:0.4-0.5;二次风箱的二次风出口中心距离炉膛的底部的距离为3m-4m;
炉膛、高温省煤器和低温省煤器上布置有水流程管路系统;水流程管路系统包括锅筒、下降管、水冷屏下集箱、水冷屏、水冷屏上集箱、顶部连接管、水冷汇集集箱、水冷壁、导水管、低温省煤器下集箱、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上集箱、高温省煤器下集箱、高温省煤器和高温省煤器上集箱;
锅筒位于下降管上部并与下降管上部连通,下降管中部与前水冷屏下集箱连通,水冷屏下集箱侧面与水冷屏连通,水冷屏与水冷屏上集箱下部连通,水冷屏上集箱上部通过顶部连接管与水冷汇集集箱连通;
下降管的下部与水冷壁连通,水冷壁通过顶部连接管与水冷汇集集箱连通,水冷汇集集箱通过导水管与低温省煤器连通,低温省煤器与高温省煤器连通。
进一步地,炉膛的宽度与炉膛的长度的比值为0.5。
进一步地,炉膛出口的烟气速度为16m/s,分离器入口的烟气速度为28m/s。
进一步地,水冷壁包括前水冷壁、后水冷壁、前水冷壁下集箱、后水冷壁下集箱和前后水冷壁上集箱;下降管的下部与前水冷壁下集箱和后水冷壁下集箱连通,前水冷壁下集箱与前水冷壁下部连通,前水冷壁上部与前后水冷壁上集箱连通,后水冷壁下集箱与后水冷壁下部连通,后水冷壁上部与前后水冷壁上集箱连通,前后水冷壁上集箱通过顶部连接管与水冷汇集集箱连通。
进一步地,水冷壁还包括侧水冷壁下集箱、侧水冷壁和侧水冷壁上集箱;下降管的下部与侧水冷壁下集箱连通,侧水冷壁下集箱与侧水冷壁下部连通,侧水冷壁上部与侧水冷壁上集箱连通,侧水冷壁上集箱通过顶部连接管与水冷汇集集箱连通。
进一步地,高温省煤器上集箱通过再循环管与水冷汇集集箱连通,再循环管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炉内脱硫和低氮燃烧技术,应用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显著提高了锅炉环保性能。通过炉内投石灰石脱硫技术使 SO2排放低于35mg/Nm3,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技术使NOX排放低于50mg/Nm3,实现了由“炉外治理”到“炉内减排”的转变,从源头降低排放,进而使锅炉初始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指标。
1、一、二次风比控制在5:5或4:6的比例,既L1/L2=0.4-0.5,通过进一步降低一次风比例,一次风压降低后,避免过渡区大颗粒床料扬析磨损炉膛水冷壁,同时节约电耗;一次风量降低后,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抑制NOX的生成。
2、二次风箱中二次风口中心位置上移,距料床H=3~4m,二次风的穿透深度增加、刚度增强,二次风出口风速可达70m/s;二次风从浓相区进行了上移后,在浓稀相区之间,具有更好的穿透性,可消除贫氧区,减少NOX的生成。
3、燃烧温度进行控制,料床温度在850~880℃范围内,炉膛内布置更多的水冷屏、水冷壁受热面。采用可对燃烧温度调控的水流程系统,适合脱硫温度并能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炉膛出口温度控制在850~880℃左右,降低NOx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红光锅炉总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9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煤粉锅炉
- 下一篇:炉膛风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