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抽吸系统、低温烟具及其发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763.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黄炜;郭小义;代远刚;尹新强;易建华;钟科军;刘建福;邓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抽吸 系统 低温 烟具 及其 发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雾抽吸系统、低温烟具及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低温烘烤烟具作为一种新型烟草器具,对烟草进行远低于传统烟草明火燃烧温度的烘烤,能够有效减少传统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以达到给使用者带来更少的健康伤害的目的。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手持式电子设备,现有的低温烟具隔热方案采用发热体同心包裹一层保温棉,在保温棉外同心置于隔热固定架,再通过壳体对隔热固定架和发热体固定,在壳体与隔热固定架之间留下径向间隙配合,构成空气层。隔热固定架、保温棉、空气都是导热系数较低、比热容较大的材质,因此此方案原理为利用保温棉、隔热固定架、空气等减缓发热体径向方向朝隔热固定架的传导热速度,同时保温棉、隔热固定架、空气自身吸收储存较多热量,从而降低产品表面温度。但另一方面,比热容较大、导热系数较低的物质,散热很慢,当产品工作额定时间较长,产品表面温度亦将大幅提升,且温度持续相当长时间,这种设计额定工作时间为一支烟时,烟具表面温度有效降低,但连续多支时,产品表面温度将很难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烟雾抽吸系统及其低温烟具和发热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温烟具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管及设置在发热管外围的至少一层隔热层,所述发热管内形成有供烟支插装的烟弹室,在每层隔热层的外侧上设有导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还包括套设有在最外层导热层外壁上的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管壁包括至少两层玻璃,相邻的所述玻璃之间具有真空的腔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低温烟具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管包括发热管本体、设置在发热管本体上的发热涂层、与所述发热涂层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
进一步的,在发热管本体一端上设有隔热环套,另一端上设有隔热垫,所述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分别从所述隔热垫中穿出。
一种低温烟具,包括顶端开口的内部机身和上述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内部机身中,且所述发热管设有隔热环套的一端正对所述内部机身的开口,所述内部机身内设有为发热体供电的电控组件及连通发热管的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机身包括左机身和右机身,所述左机身和右机身嵌装连接形成所述内部机身,所述左机身和右机身内分别设有半圆形骨位墙,所述两半圆形骨位墙组合形成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发热组件的圆形骨位墙,所述圆形骨位墙上设有进气孔成为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端。
进一步的,在内部机身开口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同轴设有与烟弹室连通的烟支插孔,所述端盖包括上隔板、下隔板及支撑连接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间隔层构成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端,所述下隔板与隔热套环上表面抵接以对发热组件限位。
进一步的,在发热管与最内层隔热层之间设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的引脚、第一电极引脚和第二电极引脚从隔热垫穿过后从圆形骨位墙中穿出与电控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外壁与内部机身侧壁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隔热垫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进气端、进气通道、进气孔及过气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在内部机身与发热组件之间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紧贴内部机身内壁并与发热组件之间存在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低温烟具还包括顶端开口的外壳,所述内部机身插装固定在外壳内且在外壳的外壁上设有0.1-0.2mm厚的隔热装饰层。
一种烟雾抽吸系统,包括上述低温烟具和包含烟草制品的烟支,所述烟支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烟弹室中与所述发热管耦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发热体采用多层不同材质隔热,最大限度降低发热体朝产品表面传递的辐射热,从而降低产品表面温度;
2、在低温烟具有限的体积和面积内,延长接触发热体部分零件传导热和对流热路径及导热面积的结构设计,降低使用者接触面的热量,从而降低表面温度;
3、通过散热设计,将多层隔热后的热量导热到整个产品表面,使发热体工作时产生的辐射热量传导速度与散热系统的散热速度基本趋于平衡,从而在多循环工作时,产品表面温度趋于缓慢升温的相对平衡趋势;
4、采取真空管同心置于发热体外,改变发热体工作时热量传导路径,避免发热体径向过快传导热量,减缓热量传递速度,降低额定工作时间的表面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灭烟的室内新型烟灰缸
- 下一篇:储油发热丝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