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673.1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翔;首英;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接触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是主要用于远距离地频繁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器,主要由电磁系统、接触系统、灭弧系统和结构件组成。电磁系统一般由线圈、铁芯、反力弹簧等组成。当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使磁轭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克服反力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触头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反之,线圈断电后,通过反力弹簧的作用,衔铁复位,带动各触头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断开电源。
交流接触器的N极接触板,或通过螺钉固定、铆接固定在基座上,安装麻烦,安装效率低;或通过卡板卡接、过盈配合卡接固定在基座上,装配难度大,而且这样容易会使基座出现破裂的现象,返工率高,制造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安装效率高且有效避免安装时基座破损的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所述交流接触器的N极接触板1与基座2的安装槽20相配合,所述N极接触板1包括竖向的连接片10,所述连接片10上设有弹性部102,所述弹性部102沿连接片10的宽度方向凸出于连接片10的第一侧面100,并且,所述N极接触板1的连接片10的宽度与安装槽20相对应部分的宽度相当,使得N极接触板1依靠弹性部102的弹性形变固定在安装槽20内。
优选地,所述N极接触板1还包括分别连接在连接片10两端的两个限位片11,所述限位片11呈竖向并凸出于连接片10的第一侧面100,所述安装槽20的两个限位壁201分别与两个限位片11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N极接触板1还包括分别与两个限位片11连接的两个安装片12,每个安装片12呈水平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片11底端的外侧面上,且每个安装片12上设有安装孔120。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102倾斜设置在连接片10的顶端上,所述安装槽20的与第一侧面100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钩200,安装时弹性部102的顶端限位在限位钩200的钩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10的顶端上设有相间隔的两个凹槽103、以及位于两个凹槽103之间的凸起104,所述弹性部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部102分别设置在连接片10的两个凹槽103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102的顶端与限位片11的顶端平齐,并低于凸起104。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102为方形片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片10的第一侧面100和第二侧面101呈一正一反相对设置,连接片10的第二侧面101上设有用于限位和导向的凸包105,所述安装槽20的对应侧壁上设有与凸包105相配合的导向槽202。
优选地,所述凸包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包105间隔设置在连接片10的第二侧面101上,并且,两个凸包105可容纳在同一个导向槽202内并分别与导向槽202的两个侧壁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凸包105为与连接片10冲压一体成型的方形凸包,并且,所述凸包105的两侧对称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通过设有弹性部,实现N极接触板弹性固定在基座的安装槽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和可靠性,有效避免安装时基座破损,保障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与基座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N极接触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N极接触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N极接触板与基座的装配结构第一种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N极接触板与基座的装配结构第二种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N极接触板与基座的装配结构第三种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接触器N极接触板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